位于纽约的信心圣经会日前举行的十四周年盛大庆典中,会长郝继华牧师宣布创立信心基金会,主要回应广大中国教会及社区同胞的需要。信心基金会的成立标志著信心圣经会的中国事工已踏上新里程。
郝牧师介绍说,信心基金会旗下设立异象基金与信心基金。首先,异象基金除用来支持信心圣经会的植堂事工外,还将回应并补给中国教会的各样需要。
谈及中国教会,郝牧师表示那里的需要很大。首先,教会成长很快,但质赶不上量的增长;基督徒的信仰基础普遍较薄弱,加上大部份是农民,文化水平低,亦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
其次,牧师、传道人严重缺乏。据悉中国教会的牧者与信徒的比例约为1比1万,换句话讲平均一位牧者要负责牧养一万会众。再加上很多教会没有牧者,因此对信徒和工人的培训的质与量均迫切需要提升。
除需要系统的圣经教导外,中国教会的儿童事工、教会管理,基督徒伦理等教导亦比较缺乏。 另外,要向福音未到的广大中国农村地区传道,仍面临很多的困难。
关于中国教会的外部挑战,郝牧师分享说,由于基督徒信仰基础薄弱以至让异端侵入教会有可乘之机,目前中国的异端发展猖獗,他们穿上基督教的外衣,曲解真理、传递反基督的教条,或借此扰乱社会治安。
他还提及改革开放以后,随著经济的发展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引入,社会急剧改变。生活内容丰富与物质条件改善,使基督徒面对的试探引诱和问题增多,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为此,信心基金会透过直接差派老师前往中国装备领袖、用经费直接帮助国内传道人以及建立文化教育学校或中心(如英语、电脑、音乐培训班,农场事业等,并利用场地作神学培训)的三种方式来回应中国教会的需要。
如果说异象基金是主要帮助解决中国教会的需要,那信心基金则是以关怀、救济、建设(如赈灾、办孤儿院、敬老院、家庭辅导、英语培训中心等)为平台,用实际行动的方式向社区发出教会的声音,继而彰显基督徒的爱心。
郝牧师表示,基督徒其实可以用社会关怀的方法来达成长远的福音事工与培训事工的发展。他举例说,当国家遭遇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基督徒可以挺身而出参与救灾工作;当面对诸多有待帮助的孤儿、老人时,基督徒可以参与关怀;当同胞热衷于学英语时,基督徒同样可以去帮助他们。
"总之,基督徒要把爱心化作实际行动,征召、结合基督徒的力量去影向这个世界。"他说。
最后,郝牧师盼望对信心基金会的异象有感动和负担的弟兄姊妹,能一同参与这建立教会及建设生命的宝贵事工上,并为其祷告支持。
信心基金会宣告成立 开创中国事工新里程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