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0日,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FES)举行"有Feel也有view"论坛。FES希望藉著是次论坛,让香港的教牧能检视牧养的基础,帮助青年人真正建立圣经的世界观,回应社会的冲击。
FES总干事刘国华认为,感觉和趣味在信仰中并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基督徒要把房子盖在磐石上,扎根在神的话语中,以聆听和实践圣经为基础。他说,近年,教会有很多专为年青人而设的培训事工,参加崇拜的年青人也有增多,敬拜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这些都是好的,但不能忽略信仰的本质。特别是刚踏入职场的年青人,他们会面对伦理的争扎和社会的冲击,需要圣经的世界观支撑和指引他们。
当日,由「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戴耀廷先生谈「世界观之争战」;「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助理教授关启文博士谈「理性和感性之间寻求灵性的整合」;FES副总干事陈华恩先生谈「建立圣经世界观」,最后由礼贤会香港堂传道同工梁锦华先生作回应。
戴耀廷说,教会仅仅为信众祷告是不足够的,因爲信徒面对从世界而来的冲击,教会需要回应,帮助他们建立圣经的世界观。
陈华恩就提出几个建立圣经世界观的方法。他强调信徒要多读经,并要逹到通晓的地步,而且要有系统的读。此外,他认为旧约充满著上帝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看法,建议信徒多读旧约。
梁锦华先生回应时强调,教会有权威以圣经引导社会看世界。"如果我们真的带著关心他们的心给这些年青人讲,而又讲得有道理,他们会接受的。"他表示,教会需要教导他们尊重圣经,以圣经的角度理解历史,让他们明白立约,救赎和拯救等核心问题。
会后,刘国华向本报记者表示,面对香港这个多元化和容纳性高的城市,很多人认同同性恋和赌博等,因爲他们认爲这不影响社会的发展。他说,"基督徒有责任把我们认为的真理宣告,并且希望能够影响这个世界。有人说,基督徒很麻烦,什么都反对。但圣经告䜣我们要作盬作光,光不是藏在斗底下。在追求和睦的同时,我们也要有鲜明的对比。我们不可为了表面的和睦而失去应该有的价值观。"
-
香港一牧者解析"离堂文化" 敦促传统教会自我改革
研究历时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会普查》数据上月底发布,引发关注,显示香港教会正面临明显的"离堂趋势"。
-
在教会谈论政治可以吗? 台湾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议题难以避免,对"教会里对是否应该谈政治"的问题,众说纷云。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群体中面对政治讨论?台湾基隆教会本堂传道庄迺民近日在YouTube频道提出三大思考重点供信徒参考。
-
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与新教信徒
根据德国"世界观信息服务"(Fowid)研究小组2024年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无信仰人群成为该国最大的"宗教"群体。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
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祝福同性伴侣:教宗离世留下的争议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刚过去的复活节星期一清晨离世,他在任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引来主教任命问题,而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亦备受福音派人士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