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訊】紐約南塔光聖經學校校長顧奇偉牧師上週末舉行舊約講座,對「舊約時間」再次進行深入、系統地講解,幫助弟兄姊妹對「舊約時間」的理解有比較全面的把握。
顧牧師先提及舊約智慧書信明顯地加強有關時間的討論,特別對有關人生短暫的內容有更加清楚地描寫。他認為,時間是神為萬事、萬物設立的,這個時間(time)和特定的時刻( appointed hours) 不是空洞無物的東西,乃是滲透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他指出,關於這一點可在「傳道書」第三章1至8節得到印證:「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從以上經文可發現,人一生都會經歷成與失敗、醫治與疾病、感情的爆發、人際的愛慕和捨棄,內心的歡樂和苦悶等曲折,這些單靠人自己是無法應付處理的。若沒有神的恩典,人類必然生活在無法掌控的曲線中。
結果造成人盼望得到的東西卻無法得到,討厭的事卻常常發生且糾纏不清。對此,智慧書信給出答案,「那是因為人類自己首先製造了苦難」。
顧牧師進一步指出,聖經原文中,神造萬物的動詞是過去時態,這表示神創造的目的和光景。可是,這個光景因為罪惡的出現而墮落。
可能有人會發問,「既然神創造的都是美好,為何人類還經歷苦悶和無法逾越的苦難呢?」對此,他拿出神學家的解釋,「苦難可以把人帶到神的面前,嚮往那天上永遠的家鄉。」
「總之,舊約聖經教導信徒面對苦難時去思想神的奇妙創造,並且抓緊時間順服神得享人生。這和享樂主義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他最後説。
南塔光神學講座 漫談舊約時間(三)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