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使团于昨日(11月22日)举行"方舟发现"新闻发布会,公布影音使团探险队在这一年半来四次攀登阿拉腊山探索寻找方舟的结果:在阿拉腊山海拔4200米的位置,他们发现了怀疑是挪亚方舟遗迹的结构。影音使团又宣布向全球公开招募科学探索队成员,于明年夏天再次前往当地共同探索考证。
位于土耳其东部、海拔5千米的阿拉腊山,是《圣经》记载方舟在洪水退后停泊的位置。近200年来,西方科学家和探险家曾多次尝试前往探寻方舟遗迹,但方舟之谜仍未解开。
2003年,"影音使团"开始了"寻找方舟"的探索。影音使团的创办人袁文辉先生连同梁燕城博士、李志光牧师,于当年8月首次踏足阿拉腊山。2003年11月及2004年7月中,影音使团探险队又两次攀登阿拉腊山继续探索。直至今年10月12日,在库尔德族土著领袖带领下,"影音使团"探险队第四次攀登阿拉腊山,终于在阿拉腊山海拔4200米的位置,发现一"露出于悬崖的长方形、被冰覆盖的物体","隐约可见大型的木箱型结构"。参与探险的人员又表示,该结构露出黑色泥土墙,与阿拉腊山本身的红色泥土明显不同,估计是木质混合火山灰,经燃烧所致,并推断此部分为方舟的外壳。而在该结构内部,探险队员利用长镜头和夜视镜进行拍摄,发现类似横梁的木结构。
"影音使团"四次登山探索,总结出三个重大发现:"一、阿拉腊山4,200米上,有木造结构;二、空间非常偌大,不似是天然结构;三、探险队的特殊经历,包括曾在现场拍摄了一些受超自然干扰的片段,奇妙地跟当地流传已久的说法吻合:库尔德族人称埋藏方舟的地方为撒旦河谷(Satan Valley),有灵界把守,住在山下的族人,基于害怕,也甚少踏足。"
李志光牧师在会上表示,这次是耶稣复活之后最大的一个发现及神迹。他们又称,他们所拍摄的"受超自然干扰的片段",是当摄影机拍摄怀疑发现方舟的位置时,曾受到干扰,无法拍摄;而当他们事后回看这些片段时,影片只有影像,没有声音,画面亦出现一格一格的不清晰现象。
《圣经》记载的挪亚方舟,到今天已有至少4000年的历史。对"影音使团"发布的这一消息,香港科技普及协会创会会长曹宏威博士认为,单凭现有资料难以证实他们所发现的残骸是否是挪亚方舟。据《明报》报导,曹宏威博士表示,现时首先要确定的是该地点是否长期冰封。因为木制品若非在冰封环境下保存,一定会腐化,难以长期保存。若该地点确是长期冰封,则可抽查样本作"碳14(碳的同位素,每隔固定时间发出的辐射量会减半)"技术化验,以确定该木船的"年龄"是否与圣经记载吻合。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神学组副教授龚立人说,如果发现挪亚方舟残骸,首先可肯定《圣经》并非虚构,第二,可对当时人类生活方式及建筑文明作进一步研究,第三,更可为基督徒肯定其信仰真实无误。身为基督徒的龚立人又同时表示,虽然基督教内一些派别认为《圣经》一字一句皆是真确无伪,但亦有不少教派对此并不太执著。
"影音使团"正把这次阿拉腊山之旅所拍摄的珍贵片段制作成长达90分钟纪录片电影,并将在2005年复活节期间作全球公映。此外,他们希望能招募10位科学家及专业人士,并获得财团的支持,以便筹募足够金款项继续这次方舟探索之旅,向世人展示方舟的真正面貌。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大学生返家的这个夏天,是教会可以主动伸出手、重新接纳他们的重要窗口。教会可用真诚的关系、具体的行动,让他们知道:你仍属于这里,这里仍是你的属灵之家。
-
复活节为信众祝福后 88岁教宗方济各离世返天家
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怀,享寿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于两小时后发布有关死讯并指教宗因脑中风陷入昏迷,引发心脏骤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