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美感被放棄?劉永生揭露商業化對教會音樂的影響

藝術美感被放棄?劉永生揭露商業化對教會音樂的影響!
藝術美感被放棄?劉永生揭露商業化對教會音樂的影響!

教會音樂存在藝術美感的主觀性及不同年代的差異,香港聖樂促進會會長譚靜芝博士接受本報訪問,提到教會在聖樂推展方面需要有「家教」,劉永生先生則指出教會音樂面臨質素與教育危機。

失落的美感:教會音樂被流行文化牽著走

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崇拜與藝術中心、退休講師劉永生在香港聖樂促進會的聖樂牧養座談會,從美學、牧養、教育三向度分析教會音樂現況和問題。

據他觀察,香港教會崇拜音樂對上二、三十年在全球華人教會,藝術美感縮窄得最顯著的地方,從70年代開始,商業機構掌握音樂出版,因著版權的問題本地創作詩歌,類別卻越行越窄。

這源於社會放棄了藝術美感,將藝術文化美感視為商業產品,也成為權力掌握,無論政治、經濟、商業一早開始吸納文化人、藝術教育工作者成為權力者的「爪牙」,教會也不自覺被流行文化牽著走。

音樂牧養羣體:掌握終末神學完整世界觀

從牧養的角度,劉永生認為牧養是「人會被叫醒」,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和創造的本源、主與人的關係,人與萬物的關係,詩篇23篇「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牧者將羊帶到水邊牧養是重要的飲食過程,即是與弟兄姊妹一起生活關心彼此需要。

劉永生指:「牧養還需要終末神學的概念和引導,知道過往、認識現在、想像未來,有一個完整的世界觀,不然很難活在當下。」他以疫情和社會運動為例,教會常思考如何回應當下的處境,然而惟有掌握終末神學,有完整的世界觀,掌握完整永恆的真相才知道創造事情的根源。終末的走向才解釋到當下的處境,而不只是回應,而是告訴世界當下的情景在終末角度來看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從音樂牧養羣體必須回應以上的問題,思考世界的本源以至終末是怎樣,從而建立健康的世界觀。這就要回到聖經去面對黑暗邪惡,詩篇充滿無數這樣的例子,引導信徒以終末的角度尋找答案。

在教育方面,教會帶領信徒反思不被社會商業政治文化標準控制,跳出流行文化的框架。

聖詩集:教會歷史的縮影

對於聖樂牧養教材的發展,劉永生憶述1981年著手廣東話翻譯聖詩,累積500多首、出版200多首,他認為需從廣闊角度討論聖樂教材,教會音樂的選材建立在聖經的世界觀,多一些瞭解聖經,選材比較理想。

由於聖詩集的年代久遠,涵蓋主題寬闊幫助信徒瞭解教會歷史,遇到甚麼挑戰與難關,以及異端出現牧者創作詩歌對抗異端,透過聖詩開拓視野認識教會歷史、不同文化音樂風格的發展。

唱聖詩習神學、讀聖言、先賢的激勵

其次是,透過唱聖詩學習神學。劉永解釋:「每一首聖詩都會處理某一個神學問題,教會怎樣拆解加強我們對永恆的想像,還有很多聖詩來自經文勉勵我們不可離開聖言,以及前人的寫照對我們怎樣面對今天的處境。」此外,聖詩詩集根據節期編排,作為現成的目錄來學習。

譚靜芝:教會在聖樂需要「家教」

會後,香港聖樂促進會會長譚靜芝博士、劉永生先生接受本報訪問。當被問及藝術美感的主觀性以及不同世代之間可能存在的差異時,譚靜芝博士直言,牧者教導聖樂是有難度,可能自己也未曾受訓,神學院基本上未有提供。

其實,神學離不開美學,美學源於神學兩者同步進行,不單停留於理論知識要去經驗,透過步驟引領對方感受何謂美?

「問題在於年青人有自己一套,成年人可以鼓勵他們到大堂崇拜,經驗敬拜的美感。」譚靜芝並指,有12歲的孩子經驗過之後喜歡上大堂崇拜,教育可以是限制,但也可以是一種啟發。總的來説教會在聖樂推展需要有「家教」。

劉永生:教會音樂出現質素與教育危機

劉永生反而覺得不是美感的選擇,是一種習慣或是熟悉度的選擇,如果年青人所唱的詩歌不熟悉就會覺得與他無關。

深一個層次説,不是風格問題是質素,他不抗拒可以用流行和現代感的音樂,問題是教會用得劣,如果教會有人力物力善於演奏影像配合,任何風格都能顯出質素,跨越風格,「嚴格來説,我不覺得是音樂類別,是質素和教育的問題,以及熟悉的安全感主導著我們。」

廣東詩歌要求「啱音」只是藉口

至於廣東詩歌要求「啱音」,劉永生認為只是藉口。教育下一代是很困難的,社會潮流帶給年青人非正式的教育,加上學校輕視音樂藝術,在教育制度失衡狀態之下,教會如果想培育完整人格,音樂是教會不能推卸的教育責任,礙於資源有限所作的不多。

那麼,教會音樂帶領潮流還是被潮流牽著走?劉永生表示,不介意任何形式,只要清醒懂得鑑辨用得其所,當有完整的世界觀這就不是問題。

香港聖樂促進會1月26日舉行聖樂牧養座談會,探討聖樂發展的現況、聖樂牧養的切入點、聖樂牧養的資源、聖樂牧者的具備條件等題目。

  •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1月17日,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簡稱CCK/韓基總)發表聲明,對計劃於今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世界福音派聯盟(WEA)大會提出質疑。該聲明敦促即將承辦WEA2025大會的愛之教會(Sarang Church)將其對WEA的財務支持公開化,並要求負責籌備大會的關鍵人物——WEA副秘書長塞繆爾·蔣牧師(Rev. Samuel Chiang)辭職。

  • 葛福臨再次擔任總統屬靈顧問 談特朗普移民政策如何體現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作為撒瑪利亞救援會和葛培理佈道協會的負責人,葛福臨牧師是特朗普總統的屬靈顧問之一。在近日的一次訪談中,葛福臨牧師談到了他對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期望、是否有意避免在宣誓時使用《聖經》、以及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如何體現他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 葛福臨在特朗普總統就職典禮上禱告:「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

    在美國第47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J. Trump)宣誓就職前的幾分鐘,著名福音傳道人葛福臨(Franklin Graham)在國會圓形大廳為總統及第一夫人、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以及整個國家獻上了禱告。

  • 尼西亞大公會議1700週年 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促教會合一

    每年一度跨宗派、跨地域的基督教界年度盛事「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上週六展開,日期由1月18至25日。今年主題為「你信這話嗎?」選取自約翰福音11章26節:「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有關主題亦回應尼西亞信經所強調,耶穌基督是我們復活的主釋出愛與和平,願我們在此精神上攜手前行。

  • 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持續下降,僅三成認為牧師誠實守信

    根據蓋洛普最新調查,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度再創新低,僅有3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牧師擁有非常高的誠實和道德標準。儘管如此,牧師仍然位列23個受調查職業的前半段,排名第10。護士(79%)、小學教師(61%)是美國人高度評價的職業;電視記者、國會議員及説客被認為是誠實和道德標準最低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