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德博士説,有的傳教機構只是注重傳福音令個人得救,有的傳教機構則只是注重提供物質救濟,其實這兩方面都是宣教應該關注的。基督徒不僅應該讓人得著福音,進入天堂,而且應該注重解決地上這個世界所存在的諸多問題,榮耀上帝的名。
他指出,目前,福音主義是基督教發展的主流,但是如果塑造不出能夠解決這個世界所存在問題的忠實信徒,那麼福音主義會變得虛弱並且失去可信性。
「如果所塑造出來的基督徒都是沒有行動、不去行動,不去順服上帝的旨意,那麼福音主義的效用到底是什麼?」温德博士反問道,「信徒們只是在教會裡讚美。要知道,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情至少和教會裡發生的事情一樣重要。「我們越來越迷戀教會崇拜。我們知道怎麼做教會,但卻不知道如何成為教會。」
温德博士引用《雅各書》中「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教導,指出,因為很多人走向極端,只是關注信仰,而忽視信仰引發的行為,這導致基督徒在20世紀失去了上帝的榮耀,也失去了人們的尊重。而有些傳教團體則只是注重提供救濟促進當地發展,而忽視引導人們與耶穌基督建立個人關係。這種兩極分化的思想「巨大且嚴重」,不行的是,目前美國的基督教則繼承了這一從20世紀開始的錯誤。
他呼籲宣教應該既注重傳福音,也注重社會服務。他舉出19世紀長老教傳教團體向韓國和非洲宣教傳教的成就,指出他們不僅給當地帶去了福音,而且為當地整個國家的發展都做出巨大的貢獻。
温德博士主張,傳福音與社會行動必須相結合去回應這個時代人們的疑問:世界為什麼充滿如此多的罪惡。基督徒必須努力與世界龐大的罪惡視力爭戰,否則人們會去懷疑上帝是否真正存在,或者即使上帝存在,但並非一位全能的上帝,一位愛的上帝。人們會批評基督徒為何不與這些問題爭戰或因此懷疑信仰的效用。
他提醒在場的宣教士:「上帝希望他的旨意行在地上,而不只是行在天上。如果我們不能把言語與行為聯合起來,那麼基督教將會繼續20世紀兩極分化的問題。」他呼籲要學習19世紀,不僅擁有充沛的福音主義,而且對社會產生良好的影響。
對於全球宣教中一些人只是做和一些人只是説的兩極分化現象,温德博士呼籲要講説和做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我們作為個人得到了拯救,(但是)我們必須聯合去服事。」
温德博士是世界著名的傳教學家,也是美國的福音派的主要領袖。他曾經被《時代》雜誌選為全美最具影響力的25位福音派領袖之一。他是美國世界宣教中心(U.S. Center for World Missions)及威廉凱利國際大學(William Carey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的創辦人,而且更建立了專門發行與宣教學有關的資源的威廉凱利圖書館。其他由他所合作而創辦的機構也是多不勝數,比如 美國傳教學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Missiology)、前線傳教國際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Frontier Mission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