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笠牧師紐約佈道信息「更美的家鄉」

zhangbo.
張伯笠牧師為決志信主的朋友禱告。(圖:本報記者)
闊別5年後,張伯笠牧師日前再次來到紐約,以「更美的家鄉」爲題宣講福音信息。張牧師的講道充滿了激情,將他富有傳奇色彩的得救經歷、服事的心路歷程生動的表達出來,引導異國他鄉的華人接受救主耶穌,追求天上更美的家鄉。

張牧師説,「更美的家鄉」是關於移民的一篇信息。移民是一個總能牽動海外華人心腸的話題,此時坐在教會裏聽他講道的人都是移民,每一個移民的背後都有自己説不完的故事,儘管大家移民的目的和經歷不盡相同,但他相信都是帶著過更美好生活的理想而移民的。

然而,當詢問海外華人移民的感受時,幾乎所有海外同胞都會告白説,「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巨大的差距。」其實,很多、很多中國同胞用血和泪書寫自己的移民史,儘管身在夢寐以求的國度,但新的家鄉無法給他們內心帶來美麗的感受。張牧師不禁自問,「對他們和我們來講,更美的家鄉在哪裏呢?」

張牧師與場下的中國同胞一起反思這個問題。張牧師自己也是一個移民,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孤獨的他終於找到那夢寐以求的美麗家鄉。家鄉不在中國、也不在美國,他説,「在這世界上,教會是我們最美的家鄉,將來主耶穌在天上爲我們預備更美的家鄉。」

張牧師回憶自己剛踏上「美利堅」的國土時,他和很多海外同胞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家,但無論住在哪裏,他的心依舊時常有漂泊的惆悵。儘管他的身體已經安家落户了,但是他的內心深處的靈魂卻依然孤獨的漂流者。

國人常羨慕海外移民的亮麗生活,卻不瞭解每個移民的人生都充滿了辛酸苦辣。張牧師感嘆自己來美國後經歷出死入生的過程,幸好有教會的弟兄姊妹愛心相助,否則他現在是沒有機會站在講台與大家見面。

來美國不久後,張牧師被醫師確診患有癌症,整整病了4年才痊癒。與病魔鬥爭4年間,他被折騰不成人形了,最難的時候,他身體水腫比常人多50磅的水,腹部鼓鼓的,走路根本看不到腳尖,呼吸要靠氧氣罐,小便需要用導管。當年瀟灑英俊的張伯笠不見了,呈現在衆人面前的是一個體態浮腫、肚子超大、渾身插滿管子的怪物,令他自己慘不忍睹,悲痛之餘甚至想了斷自己的生命。

就在張牧師人生最悲慘的日子,幸好附近教會不少弟兄姊妹幫助他、安慰他、鼓勵他,陪伴他度過人生最艱難的日子。張牧師回憶信徒們經常來病房看望他,送飯送菜、端茶倒水,自己家裏有什麽好吃的東西,都不忘帶來與他一同分享。他從這羣和自己非親非故的基督徒看到了久違的愛,同時也在思考他們的愛從哪裏來。

張牧師也是在苦難中認識主的,他在肉體的病痛中體會到人是太脆弱了。記得在化療期間,他的頭髮掉光了,晚上嘔吐不止,最多是一個晚上吐30次,腸子都快吐出來了,簡直根本無法入睡,於是他乾脆把被子帶到厠所裏,睡一會再接著吐。每次想到這段病痛經歷,他都心有餘悸。

其實,張牧師在中國最後一年多的時間裏就聽説過耶穌,但對基督信仰不甚瞭解。到了美國後,他又聽了很多關於信仰方面的教導,如今在病牀上,面對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脅,以及衆多基督徒的愛心關懷,促使他接受耶穌基督爲個人的救主,並受洗歸入主的門下。

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在信主前,張牧師感覺自己一直在流浪,內心居無定所。但自從信了耶穌後,他感到自己的靈魂終於有了歸宿,儘管身在異國他鄉,卻不再有漂泊的惆悵感。

感謝神,經過4年的熬煉,神醫治張牧師的身體,痊癒後,他把自己奉獻給神,去神學院讀神學將來當傳道人事奉主。而他的身體變得更加强壯、容光煥發,又恢復過去瀟灑俊美的模樣,使他有力量奔波世界各地傳福音、榮耀主。

對此,張牧師口裏不住的見證信耶穌真好,耶穌賜給信靠祂的人永遠和豐盛的生命,在天上亦給祂的人預備更美的家鄉。他早就從耶穌得著了好處,現在也把這好處與還未信的中國同胞分享,盼望大家接受主耶穌的救恩。

講道中,張牧師又舉了自己感人又有趣的故事,以見證神的恩典和奇妙帶領。身體痊癒後,張牧師的苦頭還沒有結束,原來他住院時還沒有保險,住的又是最貴的病房,他4年一直在欠費的情况下接受治療的,結果債務越滾越大,到最後他欠下一屁股債。

有一天,當張牧師在家收到醫院寄來的一百萬美金的賬單時,面如死灰、雙手不住的顫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爲了躲避債務,他四處搬家,但美國有强有力的討債體系,無論他跑到哪,賬單都會跟著過來。不僅如此,催債電話整天不停的響,前幾次討債的都是美國人,他裝作聽不懂英文掛了電話。

後來,醫院請了一個香港背景的男子打電話和他談。在電話中,張牧師無奈的表示自己根本沒有能力還債,但那香港人建議他安排還款計劃,每月定期還錢,那麽死之前有望還清債務。張牧師一聽心情就感到絕望,「一想到我一生要過還債的生活,就覺得生命太悽慘。」

那香港人是抱著不達目的死不罷休的精神經常向張牧師討債。有一天,張牧師從禱告會回到家後又接到討債電話,當時他心裏充滿了感動,對電話那頭的香港人説,「請你以後不要找我了,要找就直接去找我爸好了。」

香港人:呵呵,你爸發財了?
張牧師:呵呵,我爸在天上。
香港人:啊?你爸死了?
張牧師:什麽死了,我爸是天父!千山牛、萬山羊都是祂的,你要錢就找祂要。
香港人:呵呵,祂也是我爸啊。
張牧師:哈哈!那太好了,既然我倆一個爸,那你還要什麽錢。
香港人:那可不行,我怎能知道祂給不給錢啊?
張牧師:你的牧師是怎麽教你的?要想了解天父的心意就去禱告吧。聖經説,只要二人同心合意的禱告,神就必成全。
香港人:這哪有二人啊?
張牧師:算你在內不就是兩個人嗎?
香港人:啊?我?
張牧師:來,我們一起禱告吧……

張牧師笑説,「也许怕我給他開禱告會的緣故,從此以後,那個香港人再也不向我討債了。」沒有煩擾的討債電話,張牧師在神學院的學習生活過得很順心。

直到四年後,有一天他又收到來自醫院的電話。不過與上次不同的是,打電話來的是一位女義工,電話那頭傳來的是一個大好的消息——你好張弟兄,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阿爸父給錢了!

「真的嗎?給多少?」張牧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女義工顯得非常興奮,「呵呵,你以前不是説過,千山牛、萬山羊不都你阿爸的嗎?阿爸全都給了……全都給了。恭喜你,你以後不再欠債了。」

女義工趕緊把一份表格傳真給張牧師,只要他簽字就不必再背著100多萬的債了。張牧師簽好字後,看著那份表格,兩個巨大的「恩典」突然映入他的眼簾。頓時,張牧師感動得泪如泉湧,哭成了泪人。

爲瞭解决債務,張牧師不住的向神禱告,如今知道自己不再欠債後,他非常感謝神的恩典憐憫。在張牧師看來,不信主的人都是欠著罪債的,犯的罪越多、罪債也越多,人一輩子都不能脱離罪的捆綁,只有背著罪債苟且偷生,到生命的盡頭只能用死亡爲自己的罪付上代價。但是,耶穌基督來到世界,祂用自己的寶血洗淨人的罪惡,賜給人全新的生命。

張牧師盼望自己的骨肉同胞,能接受耶穌基督作自己生命的救主,通過主耶穌的大愛赦免自己的罪,成爲新造的人,得到天上的福份,將來與主同住那更美的家鄉。

相關新聞:
張伯笠牧師紐約佈道感動多人决志歸主(2010.10.20)
  • 專訪:富勒神學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會經驗,啟示亞裔移民教會

    專訪:富勒神學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會經驗,啟示亞裔移民教會

    作為一位牧師、教授,Dr. Alexia Salvatierra擁有38年牧會經驗,並在美國的拉美裔移民教會中有深度參與及屬靈影響。在最近接受《基督日報》採訪中,她回顧了自己對拉美移民教會的研究、深入探討了移民教會中代際之間的緊張關系,並分享瞭如何通過對話與和解來跨越這些代際鴻溝。她的觀點不僅對拉美移民教會具有指導意義,對亞裔美國教會也有著深刻的借鑒作用。

  • 贊美之泉2025年亞洲巡迴演唱會將覆蓋5國11城 培育新一代敬拜者

    全球華人敬拜音樂事工贊美之泉(Stream of Praise)近日正式公佈其2025年亞洲巡迴演唱會及暑期兒童敬拜特會行程,涵蓋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等多個城市。這次巡迴不僅包括敬拜贊美,還包含敬拜培訓、女性特會及暑期兒童敬拜特會。

  • 狄更斯經典信仰作品搬上熒屏 《萬王之王》預計復活節上映

    由Angel Studios製作的動畫電影《萬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計劃於2025年4月11日全球上映。這部作品以英國文學巨匠查爾斯·狄更斯的故事為基礎,講述了一位富有想像力的男孩在父親的講述中領略耶穌基督一生的傳奇。

  • 觀點:人工智能與社交媒體,基督徒應如何看待潛在的挑戰?

    在過去的幾天裡,中國AI初創公司DeepSeek以低成本,製作出了類似的人工智能模型,震驚了科技界(以及美國股市)。再往前幾周,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宣佈結束第三方事實審查計劃;2024年末,澳大利亞政府出台了社交媒體年齡限制法,以保護年輕人。技術變革已經主導了2025年的開始。AI對我們理解上帝和社區有何影響,全球基督教看法不一。

  • 美福音派收養機構繼續關注中國收養問題

    自2024年8月中國終止跨國收養項目以來,近300個美國家庭陷入困境。美國福音派收養機構「生命線兒童服務機構」(Lifeline Children‘s Service)表示,會繼續向特朗普政府尋求解決方案(拜登政府在最後幾個月對此問題沒有任何更新),期待其通過外交渠道對這一問題提供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