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 專訪楊彰興醫師:家教會常見問題解答(一)、(二)、(三)
牧養
C7:問:家教會沒有專任的牧師、傳道人,那麽家教會的弟兄姊妹怎樣得到屬靈的遮盖?
答:據我所知,聖經沒有出現「遮盖」的字眼;而現今教會所講的「遮盖」,簡單來説就是基督徒需要比自己信仰更成熟、更有能力和經驗的屬靈長輩來指導、提醒,使其信仰不會走偏。所以,在這樣的情况下,難免會有人疑惑沒有專任牧者的家教會,其信徒的屬靈遮盖從何而來。
其實,家教會的遮盖分三個層次。首先是家教會弟兄姊妹在信仰方面「透明化」,不會隱藏自己的軟弱和過犯,大家猶如親人般在愛裏彼此扶持、互相幫助。這是第一層次的遮盖。
第二,家教會雖然沒有牧師、長老等教會領袖,但是我們有獨具一格的家長制度。家長夫妻搭配是家教會的帶領者,擔任屬靈的父親(母親)角色,相當於傳統教會的牧師、長老的職分。家長都是以父母之心去照顧家人(弟兄姊妹),他們的愛是很自然地,也是最動人心絃的。這是家教會第二層次的遮盖。
第三,家教會鼓勵所有弟兄姊妹每天堅持靈修,打好信仰的根基;藉著良好的靈修生活與神更加親密,從祂那裏得到啓發和鼓勵,這是家教會第三層次的遮盖,也是最重要的遮盖。
聚會形式
D5:問:相比傳統教會,家教會的敬拜贊美是否有自己的特色,兩者之間有什麽不同的地方?
答:傳統教會的敬拜讚美對硬體、軟體都有一定的要求。所謂硬體是指各式的樂器、音響、麥克風等設備;軟體就是具有音樂恩賜、獲得相關聖樂培訓的人才。其敬拜讚美的主體是台上的帶領者。
相比之下,史德頓島家教會的敬拜讚美模式更加靈活多樣:我們的敬拜讚美不限於特定樂器、形式或技巧,沒有專門的聖樂同工帶領也無妨,而且可以在任何地點去敬拜神。這樣一來,所有參與敬拜的弟兄姊妹成爲敬拜的主體,讓大家在敬拜中真實地經歷神,完全釋放自己與神更加親密。
也许有人會好奇爲何家教會的敬拜讚美如此「與衆不同」呢?其實家教會一個重要的特色是能夠隨時隨地、更自由地去敬拜神,聚會的地點可能選在家庭、辦公室、咖啡廳或者購物中心等,所以家教會聚會的場所往往不具備敬拜所需的樂器。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家教會是不斷增殖的,待一個家教會的人數增長至12人以上時,我們要再進行分殖,讓一個新的教會分出去,開始自己的聚會,使每個家教會的人數保持在6至10人。這種增殖的模式更有利於教會的增長。不過,這也會造成一個問題:每個家教會都可能缺乏具有音樂恩賜、獲得相關聖樂培訓的人才。
對於傳統教會來講,若沒有樂器設備、沒有聖樂人才,敬拜讚美就無法開展。所以家教會打破傳統教會的敬拜讚美模式,開始全新的敬拜方式,這樣我們即便在沒有樂器和聖樂人才的情况下,依然能做到敬拜讚美,而且要努力做得更好。
在家教會的敬拜讚美中,我們用MP3、CD等電子設備來播放詩歌,讓弟兄姊妹來跟唱;如果所播放的是新歌,那麽大家會先仔細聽一遍,然後再邊唱邊學。由於家教會有自己專業的詩歌本,所以無論唱詩、還是學習新歌都比較方便。當然,家教會唱詩的方式並非死板一成不變的,伸縮性是很强的;倘若弟兄姊妹喜歡清唱,那就關掉MP3、CD等電子設備去清唱詩歌。另外,我還鼓勵家教會的弟兄姊妹利用閑暇時間多聽詩歌、多唱詩歌,爭取將詩歌背唱出來。
這樣一來,即便沒有聖樂恩賜的弟兄姊妹也可以獨當一面來帶領,同時也减輕詩歌帶領者服事的擔子,以便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參與敬拜讚美的服事,並且享受到服事的喜樂。
此外,在讚美中大家翻開詩歌本獨唱、齊唱或點唱,或站或坐皆可。而且在唱詩中弟兄姊妹可跟著感動而自由禱告或分享,之後大家接著再唱。整個敬拜形式靈活多樣,爲的是點燃敬拜的火熱氣氛。弟兄姊妹在這種敬拜模式下,真正成爲敬拜的主體,更容易以心靈、誠實的心來見主,在敬拜中與主相交。
專訪楊彰興醫師:家教會常見問題解答(四)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