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专访杨彰兴医师:家教会常见问题解答(一)、(二)、(三)
牧养
C7:问:家教会没有专任的牧师、传道人,那麽家教会的弟兄姊妹怎样得到属灵的遮盖?
答:据我所知,圣经没有出现"遮盖"的字眼;而现今教会所讲的"遮盖",简单来说就是基督徒需要比自己信仰更成熟、更有能力和经验的属灵长辈来指导、提醒,使其信仰不会走偏。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会有人疑惑没有专任牧者的家教会,其信徒的属灵遮盖从何而来。
其实,家教会的遮盖分三个层次。首先是家教会弟兄姊妹在信仰方面"透明化",不会隐藏自己的软弱和过犯,大家犹如亲人般在爱里彼此扶持、互相帮助。这是第一层次的遮盖。
第二,家教会虽然没有牧师、长老等教会领袖,但是我们有独具一格的家长制度。家长夫妻搭配是家教会的带领者,担任属灵的父亲(母亲)角色,相当于传统教会的牧师、长老的职分。家长都是以父母之心去照顾家人(弟兄姊妹),他们的爱是很自然地,也是最动人心弦的。这是家教会第二层次的遮盖。
第三,家教会鼓励所有弟兄姊妹每天坚持灵修,打好信仰的根基;藉著良好的灵修生活与神更加亲密,从祂那里得到啓发和鼓励,这是家教会第三层次的遮盖,也是最重要的遮盖。
聚会形式
D5:问:相比传统教会,家教会的敬拜赞美是否有自己的特色,两者之间有什麽不同的地方?
答:传统教会的敬拜赞美对硬体、软体都有一定的要求。所谓硬体是指各式的乐器、音响、麦克风等设备;软体就是具有音乐恩赐、获得相关圣乐培训的人才。其敬拜赞美的主体是台上的带领者。
相比之下,史德顿岛家教会的敬拜赞美模式更加灵活多样:我们的敬拜赞美不限于特定乐器、形式或技巧,没有专门的圣乐同工带领也无妨,而且可以在任何地点去敬拜神。这样一来,所有参与敬拜的弟兄姊妹成爲敬拜的主体,让大家在敬拜中真实地经历神,完全释放自己与神更加亲密。
也许有人会好奇爲何家教会的敬拜赞美如此"与衆不同"呢?其实家教会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能够随时随地、更自由地去敬拜神,聚会的地点可能选在家庭、办公室、咖啡厅或者购物中心等,所以家教会聚会的场所往往不具备敬拜所需的乐器。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教会是不断增殖的,待一个家教会的人数增长至12人以上时,我们要再进行分殖,让一个新的教会分出去,开始自己的聚会,使每个家教会的人数保持在6至10人。这种增殖的模式更有利于教会的增长。不过,这也会造成一个问题:每个家教会都可能缺乏具有音乐恩赐、获得相关圣乐培训的人才。
对于传统教会来讲,若没有乐器设备、没有圣乐人才,敬拜赞美就无法开展。所以家教会打破传统教会的敬拜赞美模式,开始全新的敬拜方式,这样我们即便在没有乐器和圣乐人才的情况下,依然能做到敬拜赞美,而且要努力做得更好。
在家教会的敬拜赞美中,我们用MP3、CD等电子设备来播放诗歌,让弟兄姊妹来跟唱;如果所播放的是新歌,那麽大家会先仔细听一遍,然后再边唱边学。由于家教会有自己专业的诗歌本,所以无论唱诗、还是学习新歌都比较方便。当然,家教会唱诗的方式并非死板一成不变的,伸缩性是很强的;倘若弟兄姊妹喜欢清唱,那就关掉MP3、CD等电子设备去清唱诗歌。另外,我还鼓励家教会的弟兄姊妹利用闲暇时间多听诗歌、多唱诗歌,争取将诗歌背唱出来。
这样一来,即便没有圣乐恩赐的弟兄姊妹也可以独当一面来带领,同时也减轻诗歌带领者服事的担子,以便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敬拜赞美的服事,并且享受到服事的喜乐。
此外,在赞美中大家翻开诗歌本独唱、齐唱或点唱,或站或坐皆可。而且在唱诗中弟兄姊妹可跟著感动而自由祷告或分享,之后大家接著再唱。整个敬拜形式灵活多样,爲的是点燃敬拜的火热气氛。弟兄姊妹在这种敬拜模式下,真正成爲敬拜的主体,更容易以心灵、诚实的心来见主,在敬拜中与主相交。
专访杨彰兴医师:家教会常见问题解答(四)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