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消息】面对台湾大量的爱心资源即将投入四川赈灾工作,励馨基金会高呼政府应以"救灾人才优先入川"为原则,让台湾民间专业进入震灾区较比大笔资金汇入来得重要。
励馨认为,四川震灾目前最需要的是医疗、社工、咨商、建构组合屋、干净水资源的专业人力,新政府马萧团队应展现新政府上台后的执行力,积极与对岸协商,展现台湾"软实力",协助台湾民间专业人力入川。
以台湾九二一大地震为例,初期的救灾工作,必须是专业人力从事有计划、有目标的"抢救",既是与时间赛跑,第一时间如何令专业人力资源运用最得宜,其实是主要考验;抢救之后才是更紧密规画和周延配套的"赈灾"、"重建"工作,爱心化成大量金钱资源,就如同赈灾物资大量集中却不能有效及时配发到灾民手中一般,不仅不能解决困境,反如顿时涌现的洪水,不能灌溉,反成灾难。
励馨呼吁政府以"一日捐"名义募集资金廿亿元,应适时适度地挹注台湾民间组织入川贡献专业,一方面更务实地面对大陆对台湾"官方"金援的政治敏感,避免因政治而带来的框限,同时令台湾丰沛的民间力量能真正得到这笔官方资金的帮助,顺利入川以提供当地最迫切的需要。
励馨表示,"发生震灾如同作战,必须凭恃的是专业,我们可以理解台湾民众汇集爱心的积极度和急切感,但也要大声疾呼,救人救灾要倚靠的是长期持续的专业能量建构,我们不愿意见到若干媒体、特别是部分大陆网民,将捐款类同『爱心』,在网路上『比大小』,这种廉价的爱心,非但不能有助于救灾,反而混淆了价值观。"
励馨也忧心强调"送爱心到灾区"为名的善款募集,显然对台湾社福资源带来排挤效应。部分便利超商和国内非营利组织合作的零钱箱募集活动叫停,转而为川震募款,诸多社福公益团体也预见到今年"寒冷的冬季"。
-
香港一牧者解析"离堂文化" 敦促传统教会自我改革
研究历时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会普查》数据上月底发布,引发关注,显示香港教会正面临明显的"离堂趋势"。
-
在教会谈论政治可以吗? 台湾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议题难以避免,对"教会里对是否应该谈政治"的问题,众说纷云。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群体中面对政治讨论?台湾基隆教会本堂传道庄迺民近日在YouTube频道提出三大思考重点供信徒参考。
-
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与新教信徒
根据德国"世界观信息服务"(Fowid)研究小组2024年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无信仰人群成为该国最大的"宗教"群体。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
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祝福同性伴侣:教宗离世留下的争议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刚过去的复活节星期一清晨离世,他在任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引来主教任命问题,而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亦备受福音派人士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