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学角度看生命之始 挑战"胚胎不是人"的迷思

0227edu_pic1.
路加传道会的台湾总会执行委员兼拥有三一神学院生命伦理硕士的张立明医生,以"人之初——胚胎算不算人?"为题演讲。(图:基督新报)
有关堕胎的医学伦理方面的争论近年来非常激烈,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究竟胚胎算不算是人"。支持堕胎的pro-choice派,坚持"胚胎不是人"的説法,并声称作爲妇女的应有权自由选择生育与否;不赞成堕胎的pro-life派却相信"胚胎也是活生生的人",堕胎简直等同"谋杀",是不尊重生命的行爲。

上周六(2月24日)举行的首届湾区华人教会生命研讨会上,主办机构路加传道会的台湾总会执行委员兼拥有三一神学院生命伦理硕士的张立明医生,以"人之初——胚胎算不算人?"为题,通过神学角度来证明人在母腹中的第一天已经赋予与神联合的生命。

胚胎与婴儿有一样的生命价值
张医生从新约和旧约各举一例,来证明"胚胎就是婴儿"的圣经立场。新约方面,有路加福音1章41节及路加福音2章12节的对比。如果查看圣经原文,第一段经文"以利沙伯一听马利亚问安,所怀的胎就在腹里跳动。以利沙伯且被圣灵充满。"里面的"胎"与第二段经文"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著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里面的"婴孩"所用的字词是相同的。作者路加是一位医生,用词以优美而准确见称,由此可见圣经承认未出生的胎儿已经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比较已经从产道出生的婴孩是没有分别的。

张医生又从旧约当中举出出埃及记21章22至24节的例子。里面指如果有人彼此争斗,伤害有孕的妇人,导致早产但生下来的婴儿没有受伤害,那伤害他的就要按妇人的丈夫所要的、照审判官所断的受罚。可是,若有伤害,就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以烙还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

据説,当时一般故意伤人又导致人命死亡的案件,才会采取"以命偿命"的法律;如非故意但导致人命伤亡的话,犯案者就要到逃城去。相对来説,这打架的人即使只是意外伤及母子,导致了母子任何一人的死亡,也要用"以命偿命"的法律。由此可见,神的百姓对于未曾出生的胚胎也非常重视,把他们当作人命一样的价值,这就是圣经的立场。

胚胎时期已经开始与神联合的生命
张医生又引用了数个经文来説明人在胚胎时期已经开始了与神之间联合起来的生命。如诗篇139篇13至16节:"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处被联络;那时,我的形体并不向你隐藏。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

张医生说这是非常感人的经文。他见证说:"我们每一位都是这样长大的。上帝对我们的关心与预备在出生以前已经有了,但只是我们不知道。"张医生更指出,经文里面的"未度一日"也许就是精子与卵子结合的第一天。虽然连胚胎还没有成形,但是已经标志著生命的开端,因爲那是神所已经预定。

著名福音派领袖史托德(John Stott)对于这段经文的解释也是非常深入。他指出,上帝创造了人就好像陶匠亲自用手塑造一样,而且在神的眼中,从胚胎开始的那一位一直到现在的自己仍然是一样的。

另外,圣经上也有其他多处説明未出生的胚胎也开始与神建立关系。例如路加福音1章,天使对施洗约翰的父亲说,这孩子从母腹中已经被圣经充满。还有士师记中的参孙,在出生以前已经被分别为圣,不准喝酒,所以连他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已经不能喝酒了。

对于堕胎,张医生说虽然圣经没有説明反面的立场,但是有多次正面地指出人从胚胎开始已经有跟神的关系,胚胎的确是生命,不能随便地杀害。

医学对胚胎所下的定义只是为良心找借口
说罢了神学方面的立场,张医生重新回到医学的角度,用常理轻易推翻一些错误的观点。不少人说由卵子受精以后,直至由输卵管走到子宫的那段时间,胚胎可算是还没有生命开始的,因爲有70%至80%机会会自然流产。张医生表示,这种説法是不合理的。生命并不应该以存在的机会率来定义,如果说有70%至80%机会受精卵会自然流产就代表他没有生命,就好像说一个患末期癌症的病人有70%至80%的死亡率,那麽他就等于是没有生命的了。

堕胎的支持者也常常狡辩,指胚胎是没有感觉和意志的,所以堕胎并不对他构成什麽伤害,也不是不人道的。 张医生再次强调这是不合逻辑的,那等于是说植物人、中风瘫痪者、或昏迷的病人因爲没有知觉,所以被定义为没有生命的。

另外,又有一些医生把胚胎生命的开始定义在14天以后。张医生反问"难道13天59分59秒就不是人,过了一秒就变成人了?"其实,胚胎在这14天里面也是分分秒秒认真地成长著,所以生命是已经存在的。

张医生表示,其实所有所谓"医学"定义,都是堕胎支持者为自己的良心找借口而已。虽然明知道堕胎是伤害生命的,但是仍然勉强说没有生命来安慰自己,消除罪恶感。

张医生总结道:"只要有可能是人!"人们都应该尊重它,承认胚胎的生命价值。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大学生返家的这个夏天,是教会可以主动伸出手、重新接纳他们的重要窗口。教会可用真诚的关系、具体的行动,让他们知道:你仍属于这里,这里仍是你的属灵之家。

  • 复活节为信众祝福后 88岁教宗方济各离世返天家

    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怀,享寿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于两小时后发布有关死讯并指教宗因脑中风陷入昏迷,引发心脏骤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