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訊】角聲癌症關懷事工主任龔振成弟兄,日前在角聲使命中心開辦特別講座來集中探討如何運用團隊來幫助癌友或有特殊需要的人及其家屬。
續 角聲特別講座:探討如何以團隊服務癌友及家屬
接下來,龔弟兄詳細講解什麼是「關懷團隊」:它是一羣有組織的義工或有意幫助病患和家屬的親友(通常6-12人)的人,並為他們一些實際的、情緒和心靈上的支持。
其特色為:隊員做各人能夠做或喜歡做的事、配合隊員能夠提供服務的時間、經過團隊的溝通和協調使其彼此分工,隊員可彼此支持。
團隊關懷的好處亦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每個隊員可貢獻它的時間、專長、智慧和網路,大家可以分擔關懷的工作以減少個人關懷者的壓力,此外團隊隊員可建立合一的見證,並且與被關懷者建立更強的連結。
接著,龔弟兄詳細説明團隊發展過程所需的四個重要步驟。首先,需要先瞭解被關懷者的需要是什麼以及這些需要的優先順序;其次,建立一個團隊來滿足他(她)的需要;
第三,使用一些方法,使這個需要幫助的人和能夠提供幫助的人連接在一起。此法就是團隊的運作,如彼此的溝通、協調、學習和代禱告。最後,團隊在運作的過程當中也需要得到一些支援和督導。
針對第一點,龔弟兄又詳細闡明,他説,當一個團隊產生前或開始提供服務前,通常要有一位代表先去清楚瞭解被關懷者的需要。
一般來講,病患及家屬的需要分為三大方面:實際的需要(提供資訊、就醫翻譯、交通接送、提供飯食、買菜購物、葬禮籌備)、情緒和社會性的支援(電話關懷、探訪、生命末期支持、哀傷陪伴)和心靈的支援(禱告、詩歌等)。
談及「組織和建立關懷團隊」,龔弟兄説,一般而言,一個關懷團隊大約需要6至12人,如果病人和家庭的需要很大,可以邀請親友、鄰居、同事、同學或同一團體(教會、社團等)的成員加入,以增加隊員人數。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老人、少年人、甚至是遠方的人都可加入成為關懷隊員,他們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挑選他們能夠勝任的服務專案。例如,住在遠方的人可透過電話、網路科技進行遠距離訪談關懷等合適的專案參與幫忙。
另外,每一個關懷團隊首先要有一個隊長,他的主要職責就是聯絡和召及這些原先可能相互不認識的隊員。隊長最好是一位個性外向,樂意與人溝通的人。
龔弟兄又提出,為了讓關懷團隊能夠健全地持續下去,團隊隊員應當瞭解和接受五個基本協議:事先參加團隊關懷説明會、認同關懷團隊的模式和觀念、保守被關懷者私人的隱私、持守團隊在金錢、藥物和醫療護理上設立的界限、當團隊任務結束或隊員中途必須離隊時,要有結束的交代。
角聲特別講座:探討如何以團隊服務癌友及家屬(二)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