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讯】角声癌症关怀事工主任龚振成弟兄,日前在角声使命中心开办特别讲座来集中探讨如何运用团队来帮助癌友或有特殊需要的人及其家属。
续 角声特别讲座:探讨如何以团队服务癌友及家属
接下来,龚弟兄详细讲解什么是"关怀团队":它是一群有组织的义工或有意帮助病患和家属的亲友(通常6-12人)的人,并为他们一些实际的、情绪和心灵上的支持。
其特色为:队员做各人能够做或喜欢做的事、配合队员能够提供服务的时间、经过团队的沟通和协调使其彼此分工,队员可彼此支持。
团队关怀的好处亦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每个队员可贡献它的时间、专长、智慧和网路,大家可以分担关怀的工作以减少个人关怀者的压力,此外团队队员可建立合一的见证,并且与被关怀者建立更强的连结。
接著,龚弟兄详细说明团队发展过程所需的四个重要步骤。首先,需要先了解被关怀者的需要是什么以及这些需要的优先顺序;其次,建立一个团队来满足他(她)的需要;
第三,使用一些方法,使这个需要帮助的人和能够提供帮助的人连接在一起。此法就是团队的运作,如彼此的沟通、协调、学习和代祷告。最后,团队在运作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得到一些支援和督导。
针对第一点,龚弟兄又详细阐明,他说,当一个团队产生前或开始提供服务前,通常要有一位代表先去清楚了解被关怀者的需要。
一般来讲,病患及家属的需要分为三大方面:实际的需要(提供资讯、就医翻译、交通接送、提供饭食、买菜购物、葬礼筹备)、情绪和社会性的支援(电话关怀、探访、生命末期支持、哀伤陪伴)和心灵的支援(祷告、诗歌等)。
谈及"组织和建立关怀团队",龚弟兄说,一般而言,一个关怀团队大约需要6至12人,如果病人和家庭的需要很大,可以邀请亲友、邻居、同事、同学或同一团体(教会、社团等)的成员加入,以增加队员人数。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老人、少年人、甚至是远方的人都可加入成为关怀队员,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挑选他们能够胜任的服务专案。例如,住在远方的人可透过电话、网路科技进行远距离访谈关怀等合适的专案参与帮忙。
另外,每一个关怀团队首先要有一个队长,他的主要职责就是联络和召及这些原先可能相互不认识的队员。队长最好是一位个性外向,乐意与人沟通的人。
龚弟兄又提出,为了让关怀团队能够健全地持续下去,团队队员应当了解和接受五个基本协议:事先参加团队关怀说明会、认同关怀团队的模式和观念、保守被关怀者私人的隐私、持守团队在金钱、药物和医疗护理上设立的界限、当团队任务结束或队员中途必须离队时,要有结束的交代。
角声特别讲座:探讨如何以团队服务癌友及家属(二)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