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配合中國政府壓制人權,美國輿論界呼籲國會重修法律

《紐約時報》研究員師濤被判十年,帶出連串商業道德和對外政策的反思
《紐約時報》星期天發表署名評論文章,強烈批評西方高科技企業幫助中國政府侵犯人權的做法。文章指出,美國和歐洲的很多高科技公司爲了進入中國市場,對中國政府作出損害西方民主自由理念的承諾,這是近年來令人擔憂的事實。


雅虎電郵導致中國記者師濤判刑十年

今年春天,《紐約時報》駐中國研究員師濤被湖南長沙人民法院判刑10年,罪名是洩露國家機密。據報道,師濤在去年4月參加了湖南《當代商報》的一次内部會議,記錄了報刊負責人口頭傳達上級關於如何報導天安門事件15週年紀唸的指示内容,並將會議記錄通過雅虎(Yahoo)私人電郵寄到海外網刊《民主通訊》。他因此事於去年11月在山西太原被湖南長沙公安局逮捕,今年4月被判監10年。他的判決書上寫明,雅虎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向中國警方提供了詳細信息,使之能查閲師濤的私人電子郵件,並確定包含所謂「國家機密」的郵件能聯係到師濤的電腦IP。

互聯網巨頭雅虎協助中國政府打壓新聞自由的行徑曝光後,在全球激起了抗議和指責。據聯合新聞網報導,雅虎創辦人楊致遠9月10日證實此事,但解釋説「要與中國或任何地方做生意,均須遵從當地法律」。他又説大陸當局並未説明索取郵件的目的,公司在接獲中共當局文件與法院命令後,在不違反隱私政策與地方規定的原則下向當局提供了資料。

然而,《紐約時報》評論指出,師濤的電子郵件信息是由雅虎香港公司遞交的,香港所行的法例與中國大陸不同,香港企業對個人資料保密的規定也和美國並無區別。評論更指出雅虎上個月以十億美元收購中國阿裏巴巴網站百分之四十的股權,成爲迄今爲止在中國互聯網界投資最大的外國公司,由此可見,雅虎在與中國政府的合作中得到的好處非常明顯。


一個日益公開的事實:跨國電信網絡公司配合中國政府的信息管制

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無國界記者」組織互聯網項目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雅虎多年來一直在新聞檢查方面積極配合中國政府,例如在搜索引擎中對敏感字眼進行篩選,「但現在我們第一次找到證據,證明雅虎向當局提供了私人用户的關鍵信息,這清楚地寫在師濤的判決書上。」

除了雅虎以外,衆多西方知名電信網絡公司都在中國當局的信息封鎖及監控工程中出過力。中國學者何清漣今年3月在台灣《財經文化週刊》發表文章,指出中國政府從1998年起、前期投入8億美元建立的網絡監視與封鎖系統「金盾工程」,在技術上得到了衆多跨國公司的參與支持。例如中國網絡使用的路由器和防火墻大部分由思科(Cisco)公司供應,北方電訊(Nortel)提供的聲音和閉路照相機識別系統軟件被公安部用於監控,網絡安全公司(Network Associates)通過向中國公安部捐贈300個電腦病毒而得以進入中國市場,一家以色列公司為中國電信提供「智慧内容確認」軟件(iCognito),在人們使用網絡時即時檢查並過濾資訊。何清漣所列出的公司名單還包括朗訊(Lucient)、西門子(Siemens)、摩托羅拉(Motorola)、貝爾-北方研究實驗室(BNR)等。

何清漣在其文章中指出:「供應商們很清楚地知道他們這些技術在中國不是用於『改良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素質』,而是用來監視、竊聽或聯機監聽電訊,破壞中國人的基本人權。但他們對此裝聾作啞,一些公司還振振有辭地聲稱:『如果我們不與中國做這種生意,其他國家的公司也會做!』有名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為了獲得在中國的業務,專門按照中國政府的要求做了一個『新的Google新聞中國版』,不採用中國政府封鎖的新聞源。」


聯合國:「金盾工程」是剝奪人民言論自由的工具

2005年,聯合國在「信仰自由人權報告」中批評「金盾工程」是中國政府監控網絡信息、剝奪人民言論自由的工具。

根據聯合國人權特派專員所提供的信息及衆多官方、民間機構對金盾工程所做的調查,一批與中國大陸政府觀點相左的網站持續被封鎖,其中包括報導大陸家庭教會成員受迫害的「對華援助協會」網站、關注地下天主教神父的「自由司鐸」網站、「中國迫害調查委員會」網站、天主教香港教區網站、台灣傳教會網站等。除宗教網站外,關注人權及中國異議人士的網站、關注愛滋病等疾病的衞生健康類網站、關注台灣及西藏問題的網站、以及大量新聞網站都紛紛被封鎖。Google排名的全球最受歡迎的前100個新聞網站中,有42個被中國政府封鎖。專家們還指出,中國當局的封鎖名單不斷更新,一些不常遭到封鎖的網站也可能因爲涉及敏感内容而被短期封鎖。

在中國,由於福音傳媒事工並不發達,網絡實際上是许多基督徒獲取靈修資訊、教界資訊以及互相交流的管道。但挪威獨立宗教自由觀察機構Forum 18去年5至7月進行的同類調查也顯示,在中國大陸,諸如Google、Yahoo等境外搜索引擎的使用也受到了限制。在研究人員的實驗中,無論是通過中文版還是英文版Google搜索到的網站,只要是在被封禁之列,都無法打開。而在這些搜索引擎中搜索關鍵詞「基督教」,出現的結果則是一片空白。


師濤的案件提醒美國重新考慮修正商務法律

《紐約時報》的評論文章表示,雖然衆多外國企業聲稱投資中國可促進中國發展、改變中國的民主和人權狀況,但實際上投資只促進了經濟發展,在民主自由和人權方面卻沒給中國帶來絲毫影響。美國和西方的企業以沉默對待中國政府的做法,顯然,不是這些企業重塑和改變了中國,而是中國政府重塑和改變了這些企業。

同日,《華盛頓郵報》發表社論指出,師濤的案件提醒美國國會重新考慮修正商務法律。社論説,在外囯經營的美國公司不被允许偏離美國的規定,若違反了國際人權法律,它們也可在美國的法院受到起訴。更重要的是,1989年美國國會明確禁止美國公司向中國銷售「犯罪控制和偵查」設備,當時這種設備指的是警察裝備,如警棍和手銬,但國會議員最近請求商務部澄清,該規定是否包括互聯網過濾器及其他壓制信息技術的工具,如果還不包括,國會將可能考慮重新修改法律。

社論表示,雅虎在中國的行爲已真正產生了不良的後果,這不僅僅是商業道德的問題,而且牽涉到美國的對外政策。美國在過去20年間關於中國的人權狀況有過很多爭論,但仍然鼓勵美國公司在華經營,因爲美國公司的存在被認爲將使中國社會更開放。不過,如果美國公司實際上已幫助中國走向更獨裁、更敵對的道路,並對美國促進世界民主的目標造成更多障礙,美國就應該重新考慮自己的經營規則。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