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2月24日)在菲利蒙基督之家举行了历史性的首届湾区华人教会生命伦理研讨会,近200位牧者同工、教会关怀工作者、自己或家人身患疾病的信徒及一般信徒聚集,在圣经的原则里面,找到了面对生命的抉择时的出路。
圣经归正教会主任吕沛渊牧师以"圣经——医学伦理的根基"为题,为生命伦理研讨会拉开序幕。通过从神学角度的精密分析,吕牧师介绍了基督教伦理的基本概念,为整个探讨会的主题讯息奠下基础。
以圣经为根本的基督教伦理
时下社会对伦理有很多不同的定义,造成了混乱。吕牧师为伦理下了一个定义,伦理是系统神学的一面,是以圣经为本的、研究是非善恶的学问。世俗人狡辩说圣经上的话都已经过时,应该要根据时代的改变来重新定义伦理的标准。
吕牧师指出,在福音派的立场上,圣经是完备的,是为每个时代所说的,能够给人的生活的所有层面需要的答案。天地都要废去但主的话是不会改变的,因爲主的道就是永恒的真理。因此,吕牧师强调"基督教伦理就是圣经伦理,两者不能分割"。
世人对于好坏、是非、对错并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跟著情况摇摆,随波逐流。但基督徒应坚持回到圣经的根本,寻找好坏、是非、对错的定义,而不是用人的定义,只有圣经才能为我们提供绝对的标准。
神对生命的绝对掌权
吕牧师又强调"神有掌管这个世界的绝对主权"。因爲人堕落了,这个世界也跟著堕落了,今日世人惟有在恶中分别善恶。基督徒拥有的却是得救的生命、在主里面的新生命,所以我们当在神的美善中、神的话语中分别善恶。
吕牧师尖锐地指出,这个时代的问题就是"自己作主,反客爲主"。世人不相信神的主权的结果,就是把自己当作了神。比如在堕胎、人工繁殖、安乐死等生命的问题上,其实都有神的计划,可是人们利用了神给人的自由意志,跟著自己的意思来做决定。
吕牧师劝导与会者说:"神的主权是包罗万有的;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顾的。我们应该顺服他,因爲他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他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
归根到底,结论是什麽呢?吕牧师反问会众"到底我们有没有爲主而活呢?"(His Lordship)他以非常精炼的一句话来説明 “If He is not the law OF ALL, then He is not the law AT ALL.” 神在每时每刻,特别在我们要做决定的时候,都与我们同在,只是我们要学习顺服他的旨意。
辨别是非善恶——圣经为本的目标、标准、动机
按照圣经的伦理标准,什麽才算是一件好事呢?吕牧师説明主要有三个条件:正确的目标、正确的标准、正确的动机。第一,圣经上明明指著人是没有良善的,人不能靠著行爲称义。意思是说,作爲基督徒,不是爲了自己做什麽,所有的行爲的目标都是爲了神的荣耀。每次面对抉择的时候,那条路能够为神带来更大的荣耀,那就是正确的选择。第二,在标准方面,基督徒不是强调律法主义,神的律法是使人得自由的,所以我们当顺服,这是做门徒的标准。第三,基督徒行事爲人都是带著爱的动机,在真理里面去爱,先爱神又爱人。
吕牧师表示,基督徒根据圣经伦理来判断的时候有三步:首先要了解处境;然后找出准则,从圣经里面查看神的话语怎麽说;最后是动机,也就是个人的态度。所以,所谓"伦理"并不是一套律法,而是个人把神的话语的准则应用到处境上面 “The application of a norm (principle) to a situation (problem) by a person.”。 处境、准则、动机三方面是彼此依存(interdependent)的,只要以圣经的真理为根本,并不会出现矛盾。
属灵生命胜过肉体生命 传十字架的生命真理
谈到生命伦理的问题,不得不回到生命的根源。吕牧师总结时指出,生命就在神里头,耶稣基督是我们的道路、真理、生命。考虑到生命的问题的时候,不只是一个肉体的问题,而更是一个属灵的问题。吕牧师反问"难道医生真正能够救活一个人吗?"其实,只有耶稣基督才叫人脱离死亡,得到永恒的生命。
吕牧师说:"十字架上面有所有真理的答案。使徒保罗对知识丰富的哥林多城的信徒们说『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如果我们离开圣经,我们还可以做什麽呢?我们还可以在世界上作光作盐吗?"
是次生命伦理研讨会的其他主要讲员均是神学教授、基督教关怀事工、医疗专业人士等,包括美福神学院院长陈若愚牧师;三一神学院生命伦理系硕士、三藩市加州大学医学院教授郑博仁医生; 三一神学院生命伦理系硕士、台湾路加传道会执行委员张立明医生;传统家庭促进会总干事谭克成博士;角声癌友关怀网负责人龚振成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