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有一對英文老師的夫婦開設英語教室,協助難民或新移民學習英語適應環境,香港移民是服侍之一,參加在教堂咖啡館的活動,從接觸外來者瞭解世界文化。
新移民6個月適應高峯期
本身是英語教師的布拉德裏奇(William Bradridge)接受《今日基督教》(Christian Today)訪問,指出曾經想過帶職教英語到海外宣教,因家庭未能成事,2012年領受異象開始實體及網上英語教室Christian TEFL,跟6個宣教機構合作訓練基督徒透過教授英語出工場,培訓收入奉獻作福音宣教,現時無論海外還是英國越來越多人通過課程,作為教會福音外展的渠道。
布拉德裏奇續指在英國,難民和新移民不斷湧入,英語是他們第二語言,當他們走到街上看見教堂,礙於語言關係會卻步,人們對教會的印像是越來越少信徒、教會關門、基督教在英國凋零,這只是從世俗角度看後基督教時代的英國。現時的社區,隨時聽到人們説6、7種不同的語言,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透過語言培訓希望他們認識耶穌基督。
根據一項研究,難民或尋求庇護者來到英國後,大約只有6個月時間可以學習英語,如果在6個月內不這樣做就會變得更加困難,因為他們容易將自己關在一個社區內,再出去適應就困難,所以鼓勵教會接觸這羣體滿足其需要,好像食物銀行一樣提供物質上的滿足,英語教學也一樣;至於香港人是否也遇上同一問題?
三種培訓方式 香港人英語達水準
布拉德裏奇表示,英語教室以三種方式幫助新來者學習英語,第一種是「低調的參與」,在埃克塞特(Exeter)的教堂裡經營咖啡館,歡迎任何人士進來學習標準英語會話,每逢星期日下午5時,會話班後邀請他們留下來繼續崇拜。
教堂經營的咖啡館大約有40至50位參加者,當中有香港人。布拉德裏指,香港人與其他國家的新移民不同,在申請英國永久居民前,都需要先考取Life in UK Test,他們有一定程度的英語能力,而且取了5年簽證,有完全生活和工作權利,但如果他們想申請留在英國仍然需要通過最後的測試。
咖啡館的主持每次都邀請不同人士來分享,例如有一位醫生分享在英國的醫療;另有警官分享世界各地的警務工作,讓參加者瞭解與本國的差異。
第二種是「基督教節日開設主題課程」,例如復活節、聖誕節,學員用英語討論 耶穌基督的復活、瞭解聖誕節的來源,例如詢問他們國家的信仰情況是怎樣?有沒有聽過耶穌基督,以此打開話題。
第三種「類似友誼佈道」, Christian TEFL與倫敦的宣教網絡合作,跟參加者邊吃飯邊用英語談話,然後參加聖經英語班,在課堂有一系列的主題,例如主禱文,逐段解釋含義:「我們在天上的父」指所有人的父親如何在基督教中表明與我們上帝的關係,這種觀念跟新移民本身的宗教與上帝的關係,可能完全不同。
至於挑戰,布拉德裏表示新移民來到英語班,初時會感覺到新鮮和興奮,但或會因著各種原因離開,例如他們想到外面找工作,所以在這方面有教會通過英語班幫助他們調節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