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立法議員近日投票通過一項立法,可能讓政府全數支付墮胎費用。有組織擔心,這將大大增加法國的墮胎個案。
據《法新社》報道,法國國會於10月26日投票,讓政府從2013年開始支付手術和化學流產的所有費用。由社會黨掌控及總統奧德朗(Francois Hollande)領導的法國參議院預料將於未來數周通過上述兩項議案。
美國田納西州傑克遜市(Jackson)聯合大學(Union University)的倫理學教授本•米切爾(C. Ben Mitchell)向《浸信新聞社》(Baptist Press)表示:「該消息會把問題雙倍的加重……顯然該政策將會增加未出生胎兒的死亡數字。這是首要的悲劇。」
專家預計如果該政策成為法律,法國政府每年將要支付1,750萬美金的墮胎費用。但如果政府同意衞生部長的計劃,上述費用可能會高達4,000萬美金。
本•米切爾還説:「第二個悲劇就是,法國人口現正面臨著負增長,本土法國人持續減少,而穆斯林人口則不斷增加。將來法國將變得不再像巴黎,而是更像伊斯蘭堡。」
根據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市場研究中心(George Mason University\'s Mercatus Center)高級研究人員魯吉(Veronique de Rugy)在《國家評論在線》(National Review Online)發表的文章,為了避免增加法國醫療系統高達300億的赤字,法國將開始向退休人士徵收新税項。
據《法新社》報道,雖然報告顯示法國95%有性生活的女性採用避孕,但每年仍有22萬5千個墮胎個案。法國國會亦已通過政府為15至18歲的女孩提供避孕藥,包括會導致墮胎的避孕藥,正如《美聯社》報道説「想要避免懷孕的婦女有權得到保障:維護終止懷孕的權利是國家應有的服務。」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