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風基金專題講座 強調尊重《聖經》記載歷史方式

上週五(9月3日)香港靈風基金主辦了一場「福音信仰與聖經考古學」講座,由該會首位靈風學者、並本港享負盛名的李思敬博士主講。他探討了聖經文學、歷史及神學的互動,鳥瞰聖經考古學,並提出掌握研讀《創世紀》的進路,吸引了香港播道會港福堂禮堂滿座的信徒。

重申福音信仰精神 籲尊重《聖經》記載歷史的方法

李思敬博士首先提出了路德宗教改革,提出《聖經》權威,不是針對教會以外的人,而歷史以內向著教會對《聖經》的一些源遠流長的想法提出反思。因此這是福音改革的處境及原則所在。福音信仰的原則是義無反顧、不惜代價地堅守對《聖經》的尊重。「唯獨聖經」是以《聖經》為信仰的唯一根據,非憑屬靈經驗或教會傳統闡述《聖經》。此外改革運動的過程中容许许多公開討論,可見《聖經》權威是一個可討論的信仰思維過程。

他認為《聖經》並非教做人或教道德的講道,而是旨在通過歷史的記載讓人認識上帝。他説:「《聖經》並非一本從A到Z的神學手冊,而是歷史的記載。舊約記載的是以色列民族的歷史過程,新約記載了耶穌基督的生平、教會擴展到羅馬的歷史,教會的書信寫了教會的現況──這就是《聖經》。」

他提及《聖經》記述的歷史不僅是事實的記載,更是有所選取的、有意義的歷史事實。因此他認為以尊重《聖經》如何記載歷史的態度讀《聖經》相當重要。

四福音記載互相矛盾乃《聖經》歷史現象

他指出四福音的各卷對耶穌生平的記載有差異,甚至互相矛盾。如何理解這個矛盾呢﹖他指出證人上庭作證時,因為不同的位置及記憶,對同一件事的描述會出現差別,陪審團從不同的證供中重構事實的輪廓。有出入的證供證明是誠實的見證人,相反口徑完全一致的話會引來「串謀」的嫌疑。

李博士認為各福音書作者記述出現差異的情況與以上情況雷同,並指出這是《聖經》歷史的現象,他説:「聖經要求誠實的見證人,而非統一口徑的福音書。」儘管如此,他並不偏抑《聖經》的權威,反認為人要以《聖經》為依歸,更謙卑下來求問經文描述出現差異的原因。

《聖經》容许創作的想象

李思敬博士再提出另一個頗受爭論的論點。他認同猶太學者Robert Alten所説「聖經歷史许多的細節可以是創作的想象」的論點。他提出三國時代歷史的兩本著作《三國誌》和《三國演義》,前者是嚴謹的歷史記錄,後者是創作的小説,但無疑後者比前者更精采,深入民心。

他認為《聖經》形同中國的《三國演義》,當中容许創作的想象,而創作非為了娛樂,乃是表達真理。如「浪子回頭」、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描述等比「八福」更為人熟知。他不否定創作,認為創作能承託真理,無需要將創作抑貶,並認為創作亦可以相當有力量。

他表示提出這觀點的學者並非不信《聖經》之輩,相反是對《聖經》非常重視的人。他坦言這觀點未必能被所有人接受,但他籲請大家尊重《聖經》的事實。

《聖經》套用古代近東神話破除神話

李博士引用學者Harold Fisch的觀念表示,《聖經》借用古代文明人所共知的神話故事以顛覆當代人的一些信仰,如用古代近東神話破除古代近東的神學,因此要知道《聖經》如何運用神話。

他舉例在有考古以前,教會多認為《以賽亞書》14章提及的「明亮之星,早晨之子」意指撒旦的墜落,但考古學發現證明,是迦南文明對他們的君王作出神化的讚美,而此段經文即將神話性的語言,踢破古代人將其君王自我神化的神學,指出他們不過是人。

李思敬博士在上週五主講靈風基金主辦的「福音信仰與聖經考古」靈風基金講座系列。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及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協辦。

相關新聞:
聖經學者示範如何藉考古泥板解讀挪亞洪水故事 (2010.09.09)
  • 美信仰機構推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特別展覽:電影《密室》50週年 致敬柯麗·特恩·鮑姆的信仰與見證

    美信仰機構推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特別展覽:電影《密室》50週年 致敬柯麗·特恩·鮑姆的信仰與見證

    今天是國際大屠殺紀念日,全球各地以不同方式悼念在納粹大屠殺中被迫害的六百萬猶太人以及所有受害者。作為紀念活動的一部分,葛培理布道協會推出了一個特別展覽,向公眾呈現大屠殺幸存者與基督教信仰見證人柯麗·特恩·鮑姆(Corrie ten Boom)的感人故事。這次展覽也標志著電影《密室》(The Hiding Place)上映50周年,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重溫柯麗生命見證的機會。

  • 【專訪】異象畫藝術家陳子超 以畫筆吹響末世角聲

    對熱愛畫漫畫的人來説,漫畫行業就是夢想的樂園。在內地出生成長的陳子超 (Cephas Chan)少年時期也被港式漫畫深深吸引,18歲來港後被著名港式漫畫公司汲納進入漫畫行業,跟隨師傅學藝,終成為這龐大夢想樂園其中一員。

  •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City Director 白金銘(Jimmy Pak)2000年設立一家IT和商業顧問公司,5年前與職場學院(IMT)的創辦人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phen)建立了香港職場轉化學院。他在會上説,基督教信仰的企業家和社會業界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包括廢除奴隸及讓小兒麻痺症消失。他相信基督徒聚在一起發揮影響力時能解決社會一些深層的問題。

  • 好萊塢明星分享洛杉磯大火動態 表示「我們信靠上帝」

    好萊塢明星克裡斯·帕拉特(Chris Pratt)在洛杉磯附近的野火發生後首次回到家中,並於1月22日更新了災後動態。這位直言不諱的基督徒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視頻,感謝大家的禱告和支持。他表示,盡管損失慘重,但「我們堅韌,並且信靠上帝,把這一切視為一種祝福。」

  • 帶著「重刑犯身分」就職的總統 

    川普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被判重罪,帶著「重罪犯烙印」上任的總統。「愛與衝突和睦事工」會長劉哲沛律師從法律和信仰的視角,將川普的經歷與保羅在捆鎖中的福音見證相聯系,強調悔改、更新和恩典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意義。他也指出,無論世人的身份如何,每個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穌基督而被赦罪,成為神的兒女,獲得真正的自由與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