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福音信仰精神 籲尊重《聖經》記載歷史的方法
李思敬博士首先提出了路德宗教改革,提出《聖經》權威,不是針對教會以外的人,而歷史以內向著教會對《聖經》的一些源遠流長的想法提出反思。因此這是福音改革的處境及原則所在。福音信仰的原則是義無反顧、不惜代價地堅守對《聖經》的尊重。「唯獨聖經」是以《聖經》為信仰的唯一根據,非憑屬靈經驗或教會傳統闡述《聖經》。此外改革運動的過程中容许许多公開討論,可見《聖經》權威是一個可討論的信仰思維過程。
他認為《聖經》並非教做人或教道德的講道,而是旨在通過歷史的記載讓人認識上帝。他説:「《聖經》並非一本從A到Z的神學手冊,而是歷史的記載。舊約記載的是以色列民族的歷史過程,新約記載了耶穌基督的生平、教會擴展到羅馬的歷史,教會的書信寫了教會的現況──這就是《聖經》。」
他提及《聖經》記述的歷史不僅是事實的記載,更是有所選取的、有意義的歷史事實。因此他認為以尊重《聖經》如何記載歷史的態度讀《聖經》相當重要。
四福音記載互相矛盾乃《聖經》歷史現象
他指出四福音的各卷對耶穌生平的記載有差異,甚至互相矛盾。如何理解這個矛盾呢﹖他指出證人上庭作證時,因為不同的位置及記憶,對同一件事的描述會出現差別,陪審團從不同的證供中重構事實的輪廓。有出入的證供證明是誠實的見證人,相反口徑完全一致的話會引來「串謀」的嫌疑。
李博士認為各福音書作者記述出現差異的情況與以上情況雷同,並指出這是《聖經》歷史的現象,他説:「聖經要求誠實的見證人,而非統一口徑的福音書。」儘管如此,他並不偏抑《聖經》的權威,反認為人要以《聖經》為依歸,更謙卑下來求問經文描述出現差異的原因。
《聖經》容许創作的想象
李思敬博士再提出另一個頗受爭論的論點。他認同猶太學者Robert Alten所説「聖經歷史许多的細節可以是創作的想象」的論點。他提出三國時代歷史的兩本著作《三國誌》和《三國演義》,前者是嚴謹的歷史記錄,後者是創作的小説,但無疑後者比前者更精采,深入民心。
他認為《聖經》形同中國的《三國演義》,當中容许創作的想象,而創作非為了娛樂,乃是表達真理。如「浪子回頭」、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描述等比「八福」更為人熟知。他不否定創作,認為創作能承託真理,無需要將創作抑貶,並認為創作亦可以相當有力量。
他表示提出這觀點的學者並非不信《聖經》之輩,相反是對《聖經》非常重視的人。他坦言這觀點未必能被所有人接受,但他籲請大家尊重《聖經》的事實。
《聖經》套用古代近東神話破除神話
李博士引用學者Harold Fisch的觀念表示,《聖經》借用古代文明人所共知的神話故事以顛覆當代人的一些信仰,如用古代近東神話破除古代近東的神學,因此要知道《聖經》如何運用神話。
他舉例在有考古以前,教會多認為《以賽亞書》14章提及的「明亮之星,早晨之子」意指撒旦的墜落,但考古學發現證明,是迦南文明對他們的君王作出神化的讚美,而此段經文即將神話性的語言,踢破古代人將其君王自我神化的神學,指出他們不過是人。
李思敬博士在上週五主講靈風基金主辦的「福音信仰與聖經考古」靈風基金講座系列。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及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協辦。
相關新聞:
聖經學者示範如何藉考古泥板解讀挪亞洪水故事 (201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