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及韓國藝能界近月相繼有藝人自殺,日本基督教團體資深輔導員提供方法給支援者即時應對,如分辨真假尋死,轉移求助者視線提升求生慾望。
根據日本生命電話聯合會網站資料,去年日本全國約有62萬人次致電生命熱線尋求協助及諮詢,按年齡組別分析來電者主要為40多歲和50多歲的人士。
日本基督教團體慶應中部教會的成員、本身也是精神衞生福利官的山本充枝(Mitsue Yamamoto)接受當地基督教新聞媒體訪問表示,看見國內自殺個案增加參加電話熱線研討會及接受訓練後決定當義工,其後繼續學習輔導,從事諮詢服務至今已經15年,現時在千葉縣的諮詢機構工作。
真假尋死 轉移視線提升求生慾望
山本充枝指出,在接觸的個案中,求助者大概分兩類:自我欺騙、了結生命。有些人只是偶然萌生尋死的想法,覺得自己去到自殺邊緣,這類的人屬於自我欺騙,因為他們並不清楚自己處理生命最終的想法;另一類人是離開世界的慾望已決,並且準備了自殺工具例如刀和繩子,他們打電話來並不是期望聽取輔導員的意見,只是想對方聆聽自己生命的故事和認同他們輕生的決定。
作為一個輔導員接到緊急來電的時候怎樣應對?山本充枝提出一些方案,例如引導求助者思想轉移,「當有一個人告訴你已經準備好了一根繩子了結生命,我會説是的,你何時何地購買這些繩子呢?或者跟對方傾談一些日常問題,如你今天吃過米飯嗎?藉著這些問題和傾談引導對方轉移視線,讓他們從垂死邊緣的感覺回到現實世界的場景。」
山本充枝繼續指出,如果對方還是要尋死,她會直接告訴對方「我不想你死」,然後追問他們的家庭生活,例如「你有孩子嗎?如果你死了孩子會遇到麻煩嗎?他們日後的生活怎樣繼續下去呢?」以期在傾刻之間將對方拉回來,輔導員與求助者可能素未謀面,但如果能夠讓對方打消輕生的念頭、情緒平復下來,已經是達致成功的第一步,山本充枝經歷了很多次這樣的情況,「作為輔導員自己的心情也平靜下來。」
把握最後一線生機
她繼續分析求助者遇到的困難,大致分幾類:出現財務問題、工作、人際關係,這些壓力疊加上去逐漸形成精神疾病,並且引發尋死的思想。不過山本充枝認為:「即使一個人尋死,但都願意用生命餘下的時間和氣力撥電話來生命熱線,這人還有一線的求生意欲,輔導員把握可能是最後的一次機會跟對方傾談,或許生命就出現轉機。」
輔導員其中一個願景就是減少城市人的自殺率,山本充枝表示,每一個城市都有類似的問題,因為城市就是人與人之間聯繫的平台,而每一個城市都提供相關的福利和援助,如果發現身邊的人情緒不穩定受到困擾,從旁鼓勵對方活著還有很多事情可以辦的,以及邀請他們透過不同的服務平台接受輔導諮詢,尤其是今天的年輕人可以透過上網與輔導員傾談,從拾勇氣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