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北美華人教會的發展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或束縛。 美國匹茲堡華人教會中文部李仁潔牧師在華福《今日華人教會》期刊中發表文章《當華人文化遇到美國文化》,從文化認知的停頓、兼具信仰與社交能、「教區傳福音」模式三方面探討了北美華人教會受到的文化影響或束縛,鼓勵華人教會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尋求長遠縱深發展的道路。 文化認知的停頓 李牧師在文中提到,新搬到北美的華人基督徒都會感到北美華人教會的敬拜方式甚至比故鄉教會保守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北美華人移民文化認知的停頓。 文章分析道,華人第一代移民一方面不再受到母國文化變遷的影響,另一方面沒有很好地融入美國社會文化,因此教會敬拜方式停滯不前,相對保守。 李牧師認為這種現象不利於教會的長遠發展,因為第二代華人基督徒的敬拜方式在傳統華人教會得不到認可和接納,教會缺乏新鮮力量,會變得日漸衰微。 兼具信仰與社交能 李牧師繼續分析道,很多北美華人進教會或許是出於找到文化認同和歸宿感的地方,因此華人教會往往兼具信仰和社交能。 這一特色帶來的問題是,教會容易落入同鄉會、俱樂部的陷阱,忽略了對會友內在生命的栽培。以至於很多信徒在美自由的環境中熱心參與教會,而回到真正考驗信仰的環境則往往站立不住。 「教區傳福音」模式 李牧師分析了制約華人教會發展的第三個因素是,近年來華人教會逐漸採用各種社區活動來吸引人來教會,容易產生很多「文化基督徒」(Cultural Christian)。 比如,華人教會在聖誕節、復活節、萬聖節等效仿社會文化舉辦活動,吸引很多青少年和兒童,繼而他們的父母也會跟著來教會。這些青少年和兒童若得不到更深更堅固的信仰的栽培和操練,一旦離開家上大學,就會離開教會,流失信仰。 李牧師曾在台灣,後在美國事奉,由此作出以上觀察心得。他盼望華人教會保持對文化變遷的敏鋭度,同時謹防向社會文化妥協,從而帶領教會更大發展。
-
帶著「重刑犯身分」就職的總統
川普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被判重罪,帶著「重罪犯烙印」上任的總統。「愛與衝突和睦事工」會長劉哲沛律師從法律和信仰的視角,將川普的經歷與保羅在捆鎖中的福音見證相聯系,強調悔改、更新和恩典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意義。他也指出,無論世人的身份如何,每個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穌基督而被赦罪,成為神的兒女,獲得真正的自由與盼望。
-
教會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難所:福音派領袖支持執法進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領袖託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新政策。他強調:「教會是罪人的避難所,但不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庇護所。如果這些教堂收留了謀殺犯、強奸犯或其他非法進入美國的犯罪分子,那麼政府完全有權力進入並將他們帶走。」
-
約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讀經計劃開始了 如何把聖經故事運用於個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問約翰牧師》播客中,約翰·派博牧師探討瞭如何將聖經中的故事運用到個人生活中。
-
中國家庭教會接收奉獻遭「詐騙罪」指控 引發國內外聯合聲援
近年來,中國多地家庭教會因接收信徒奉獻被當局以「詐騙罪」名義進行刑事指控。臨汾聖約家園教會成為最新的目標。2024年年底,教會成員、法律界人士及部分北美基督徒領袖聯合發布聲明,表示反對以「詐騙罪」名義迫害教會,呼籲政府尊重宗教信仰自由,釋放被捕人員。
-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1月17日,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簡稱CCK/韓基總)發表聲明,對計劃於今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世界福音派聯盟(WEA)大會提出質疑。該聲明敦促即將承辦WEA2025大會的愛之教會(Sarang Church)將其對WEA的財務支持公開化,並要求負責籌備大會的關鍵人物——WEA副秘書長塞繆爾·蔣牧師(Rev. Samuel Chiang)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