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教会需突破文化束缚 向长远纵深发展

因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北美华人教会的发展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或束缚。 美国匹兹堡华人教会中文部李仁洁牧师在华福《今日华人教会》期刊中发表文章《当华人文化遇到美国文化》,从文化认知的停顿、兼具信仰与社交能、"教区传福音"模式三方面探讨了北美华人教会受到的文化影响或束缚,鼓励华人教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寻求长远纵深发展的道路。 文化认知的停顿 李牧师在文中提到,新搬到北美的华人基督徒都会感到北美华人教会的敬拜方式甚至比故乡教会保守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北美华人移民文化认知的停顿。 文章分析道,华人第一代移民一方面不再受到母国文化变迁的影响,另一方面没有很好地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因此教会敬拜方式停滞不前,相对保守。 李牧师认为这种现象不利于教会的长远发展,因为第二代华人基督徒的敬拜方式在传统华人教会得不到认可和接纳,教会缺乏新鲜力量,会变得日渐衰微。 兼具信仰与社交 李牧师继续分析道,很多北美华人进教会或许是出于找到文化认同和归宿感的地方,因此华人教会往往兼具信仰和社交能。 这一特色带来的问题是,教会容易落入同乡会、俱乐部的陷阱,忽略了对会友内在生命的栽培。以至于很多信徒在美自由的环境中热心参与教会,而回到真正考验信仰的环境则往往站立不住。 "教区传福音"模式 李牧师分析了制约华人教会发展的第三个因素是,近年来华人教会逐渐采用各种社区活动来吸引人来教会,容易产生很多"文化基督徒"(Cultural Christian)。 比如,华人教会在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等效仿社会文化举办活动,吸引很多青少年和儿童,继而他们的父母也会跟著来教会。这些青少年和儿童若得不到更深更坚固的信仰的栽培和操练,一旦离开家上大学,就会离开教会,流失信仰。 李牧师曾在台湾,后在美国事奉,由此作出以上观察心得。他盼望华人教会保持对文化变迁的敏锐度,同时谨防向社会文化妥协,从而带领教会更大发展。

  • 【使命商道论坛】使命营商之道:要喜欢传福音,亦要喜欢做生意!

    【使命商道论坛】使命营商之道:要喜欢传福音,亦要喜欢做生意!

    City Director 白金銘(Jimmy Pak)2000年設立一家IT和商業顧問公司,5年前與職場學院(IMT)的創辦人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phen)建立了香港職場轉化學院。他在會上說,基督教信仰的企業家和社會業界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包括廢除奴隸及讓小兒麻痺症消失。他相信基督徒聚在一起發揮影響力時能解決社會一些深層的問題。

  • 好莱坞明星分享洛杉矶大火动态 表示"我们信靠上帝"

    好莱坞明星克里斯·帕拉特(Chris Pratt)在洛杉矶附近的野火发生后首次回到家中,并于1月22日更新了灾后动态。这位直言不讳的基督徒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视频,感谢大家的祷告和支持。他表示,尽管损失惨重,但"我们坚韧,并且信靠上帝,把这一切视为一种祝福。"

  • 带著"重刑犯身分"就职的总统 

    川普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判重罪,带著"重罪犯烙印"上任的总统。"爱与冲突和睦事工"会长刘哲沛律师从法律和信仰的视角,将川普的经历与保罗在捆锁中的福音见证相联系,强调悔改、更新和恩典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意义。他也指出,无论世人的身份如何,每个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稣基督而被赦罪,成为神的儿女,获得真正的自由与盼望。

  • 教会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难所:福音派领袖支持执法进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员会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领袖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开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执法新政策。他强调:"教会是罪人的避难所,但不能成为犯罪分子的庇护所。如果这些教堂收留了谋杀犯、强奸犯或其他非法进入美国的犯罪分子,那么政府完全有权力进入并将他们带走。"

  • 约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读经计划开始了 如何把圣经故事运用于个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问约翰牧师》播客中,约翰·派博牧师探讨了如何将圣经中的故事运用到个人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