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帶著使命向前走,要喚醒沈睡的中國
縱然流血的時候,我也永遠不回頭
我帶著異象向前走,要看到宣教的中國
將福音傳遍世界每個角落。」
10月11日,由眾教會和機構的與會者高唱一曲「宣教的中國」,掀開了第二屆國際關懷協會牧者座談會的序幕。協會協調主任李秀全牧師在致歡迎詞的時候説,「中國有接近13億的人口,需要實在太大了,國際關懷協會除了做傳統的差會做的事以外,也盼望做他們沒有做或少做的,我們希望不僅跟教會,跟其他的差會也有很好的配搭。我們讓神學生與站在工場上的宣教師能多接觸,使神學生能瞭解普世宣教的意義和挑戰。」
Missions Field Training(M.F.T)
接著由協會泰北地區主任劉智欽牧師分享了過去三年神學生跨文化訓練暨實習事工,以及由協會監事彭懷冰牧師分享了台灣、海外、中國大陸三地普世宣教的配合。劉智欽牧師介紹了「神學生暑期跨文化實習與訓練課程」,英文是Missions Field Training(M.F.T),這個訓練課程強調的不只是跨文化訓練,因為有不少的跨文化訓練是在自己的國家與文化中進行,所以課程強調的是在宣教工場上實習與訓練。
劉牧師認為,傳統上很多教會短宣隊派隊員去短宣,就必定要傳福音和佈道,但礎於語言的障礙,宣教師要幫忙翻譯,而且要照顧隊員生活一切所需,有時太多的短宣隊來佈道,反而影響了宣教師在當地的工作。所以他認為,神學院的短宣隊來應該跟教會有點不同。
他説:「我們應該給神學生看到傳教的全貌,宣教的工場是多元化的,例如有少數民族,有都市宣教,有泰國本地人,也有泰國華僑等。另外,我們也希望讓神學生實際體驗工場上跨文化的宣教感受,明白當中的挑戰和困難,一個宣教師在工場上會面對孤獨、軟弱、寂寞這些十分真實的感受,所以要大家一起分享,這也閉O他們以後會遇到的問題。」
他又提到已經在工場上服事多年的宣教師,也會有體力會下降的一天,如果他們能夠把寶貴的經驗與學生分享,能成為他們日後很大的幫助。此外,劉牧師又介紹了一些創始性的宣教方式,就如英、美的宣教師以開辦語言課程宣教一樣,他們也嘗試開辦華語班,不過他又説,這些開創性的宣教方式,不能講求看得見的東西,例如開過幾場佈道會、有多少人決志等。因為所做的都在天上,不能只看果效。
劉牧師又提到泰國南部是一個回教世界,未來的回教世界是宣教最大的挑戰。中國的總人口與世界回教徒的人口相約,同是有12億左右,面對回宣的挑戰,我們要更好的裝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