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男放學之後,回到自家的帳篷中,坐下來,生氣地看著地面。奶奶問這個十二歲的男孩:「怎麼啦,齊男?難道有一羣瘋犛牛追趕你嗎?」齊男不高興地回答:「沒有犛牛,但有兩個像瘋犛牛一樣討厭的女孩子。在我回家的路上,貝芙拉格用木棍紮我,我從她手上奪下木棍,她跑了,隨後又找來一個女孩子,兩個人繼續紮我。」奶奶咯咯笑著説:「在我小時候,女孩子十三歲時,就要出嫁。如果你生活在一百年前,你很可能就要結婚啦!」齊男嘴裡咕噥著,離開了帳篷。 齊男是達利甘加人,這是蒙古人的一個小族羣,有自己的方言、家園和獨特身份。達利甘加人目前有四萬人,居住在毗鄰中國的邊境地區。 與其他蒙古族羣一樣,達利甘加人同時信奉薩滿教和藏傳佛教。1920年代,共產黨上台,佛教寺院被關閉,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為止。達利甘加人有一座自己的藏傳佛教寺院,名叫耶古澤爾‧卡塔格廷寺院(Yeguzer Khatagtyn),它吸引了许多藏傳佛教徒前來朝聖。
禱告:
●祈禱這座寺院的首領早日將他們的心奉獻給基督,並且讓那些朝聖的藏傳佛教徒也這樣做。
經文:
有風險的生意─得赦(一) 「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太26:28〉
默想:
「赦免」看起來像什麼?這和説它的意思是什麼,是不同的問題。當我們説到赦免時,偏向於使用一大堆神學上正確的話語,會説到罪疚被除去,處理罪,把人和神之間的鴻溝填起來。這些都是正確的,而且應該知道,可是在行動上,赦免看起來像什麼?希臘原文的意象可以幫助我們對這點有所瞭解。 aphesis〈赦免,寬恕〉來自另外兩個希臘字,一個是簡單的介系詞「從」〈apo〉,另一個是,hiemi,送走。字面的意思是從哪裡送,送走。這兩字結合的結果,產生的意思是「解散、不追究、送走、放手、鬆手、放棄、離開和丟棄」。赦免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就像日落時在地平線上的最後一薔線,像遊船上乘客做的最後揮手,像在眼中消失的飛機。赦免是個消失的行動。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