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護士日——紀念南丁格爾無私奉獻的基督精神

今日(5月12日)是「國際護士日」,是紀念19世紀英國著名的白衣天使弗羅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 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的日子。出身貴族世家的她遵從了良心的聲音及上帝的呼召,離開舒適的生活獻身服侍病人,成為近代護理學創始人。

南丁格爾家境富裕,來往的都是社會政界、文化界名流。她心懷濟世,由於曾幫助父親的朋友照顧病人而對護理產生濃厚興趣,常留意慈善機構及工作。17歲時她隨父母到歐洲旅行,特別注意到醫療環境極為惡劣,當護士的夢想在她心中萌芽。

但當時英國社會上護士被認為是極卑賤的工作,南丁格爾的護士夢對父母來説仿如晴天霹靂!他們對此強力反對,極力勸阻,但無損南丁格爾的決心。她一面在家裡努力事奉父母,並迎合父母心意參加上流的社交活動,另一方面潛心研讀有關護理專業的知識。

在父母安排下,她受到兩位條件優秀的男性的欣賞,但是她已有了周遊服侍的心志,一心將自己奉獻給醫護工作,決定固守獨身專心事奉病人,拒絕了兩名愛慕者的求婚。

南丁格爾30歲生日那天在日記裡寫著:「今天我30歲了,正是耶穌基督開始獻身佈道的年齡。我以後不應再有幼稚的行為、不應再作愛情與婚姻之想,只要遵行上帝的旨意,按照祂的安排生活。」

那一年她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投身醫療工作,遠赴德國接受專業訓練,3年後在倫敦哈雷街一號開設了一間醫護所,並以革命性的方式給病人最貼心的服侍,包括讓病人拉鈴召喚護理人員、改善提供病人膳食的系統等。更難得的是,她打破當時極強的階級尊卑的觀念,堅持任何人不分信仰、貧富,只要生病的都應一視同仁接受服侍,在當時是一大創舉。

1854年,英法聯軍對俄國的戰爭中,軍隊前方傷兵缺乏人員照顧,並且軍中醫療救護條件惡劣非常,傷兵死亡率高達百分之42。南丁格爾得聞此消息後,主動提出率領40名護士到前線照顧傷兵。她們出錢出力改善軍醫院飲食、衞生環境和醫療條件,改善傷兵膳食、為病人換洗衣服、改善供水與排水系統,日以繼夜全心投入護理工作,令軍醫院面貌煥然一新。

更令人感動的是,她人性化地對待每一位傷者。她破天荒地設立了巡視病房的做法,每天晚上更親自提著風燈查看病員,令在戰場孤單、憂傷的士兵們得到極大的安慰,他們給南丁格爾親切地取名為「提燈女士」、「克里米亞的天使」等。

南丁格爾的工作收取極大的果效,在她的帶領和愛心服侍下,軍醫院死亡率從42%下跌至12%,震撼全國。戰爭結束時,她和她的團隊是最後撤離的一份子。

她的無私奉獻受到英國人歌頌,許多士兵返國後將她在戰地醫院的事業編成小冊子和詩歌流傳各地。

其中一首詩歌如此形容她:「她從不謀私,心地純正。為了苦難中的士兵她不惜奉獻自己的生命;她為臨終者禱告,令勇士平靜;她知道士兵們的靈魂需要拯救。傷病者熱愛她,是我們看到的。她是我們的保護者,是我們的守護天使。願上帝賜她力量,讓她的心跳動不息。南丁格爾小姐—— 上帝賜下給我們的最大福氣!」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爾在睡夢中被主召回天家,享年90歲。她在遺囑中特別吩咐不要為她建立任何紀念性標誌,只願豎立一個簡樸無華的十字架形墓碑,並不留姓名,只刻了名字縮寫和生卒年份:「N﹒F﹒生於1820年,1910年卒」。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