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穹苍旅居9个月 基督徒宇航员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国太空总署(NASA)太空人威尔莫尔(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滞留太空9个月后终成功回家。他们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尔莫尔接受基督教媒体问及感想时,引《圣经》希伯来书说:"有些事情在我们看来并不那么美好,但对那些信祂的人,这一切最终都会是更美的事。"
《圣经》销量逆巿增长 反照Z世代的灵性追寻
截至2024年10月,美国圣经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2%,远超纸本书整体1%的增幅。
-
爱达荷州立法 严禁跨性别生理男进入女性专属场所
美国爱达荷州众议院上周二(2日)签署法案,明文禁止"自认女性"的生理男性进入女性更衣室、厕所、庇护所及监狱等性别分隔场所,并赋予民众对违规者提起诉讼的权利。
-
韩国年轻世代对婚姻生育话题感负面 感"幸福"仅9.3%
在本周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韩国年轻一代越来越将"婚姻"和"生育"与"恐惧"、"焦虑"等挂钩,只有9.3%表达幸福。
-
调查﹕只有11%美国人相信"三位一体"教义
一项最新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美国基督徒拒绝接受基督教最基本的"三位一体"的教义,引发美国人正逐渐脱离"上帝的真理与生命法则"的影响的担忧。
-
卡钦斯博士:青年人比我们想的对耶稣更开放
尽管不少教会年青人正在减少,但根据巴纳研究所(Barna)的研究,美国77%的Z世代表示愿意学习耶稣的教导。教会有机会吸引这一代人,但前提是——与他们互动的方式需要改变一下。
-
福音派牧师葛福临劝特朗普不要使用粗俗言语
美国福音派布道家葛福临牧师(Franklin Graham)劝勉特朗普在演讲中不要使用粗俗语言,他相信已在他身上产生了效果。他亦关心粗俗语言对精神和文化的影响。
-
因反堕胎户口遭冻结 力克胡哲创立信仰为本银行
支持反堕胎的布道家力克.胡哲(Nick Vujicic)的帐户在毫无预警被冻结,这促使他建立一个全新金融机构——"支持生命银行"(ProLife Fintech)作反击。
-
全球670万性剥削受害者 基督教法律团体痛斥"卖淫自由"歪说
基督教法律权益组织欧洲法律与司法中心(ECLJ)趁国际妇女节之际发布《卖淫:欧洲自由化游说行动》研究报告,披露全球数百万遭性剥削女性"破碎人生"真相。
-
韩国年轻世代对"婚姻"、"生育"观感负面"幸福"仅9.3%
在本周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韩国年轻一代越来越将"婚姻"和"生育"与"恐惧"、"焦虑"等挂钩,只有9.3%表达幸福。
-
不能说"圣诞快乐"?基督徒职员控诉迪士尼"宗教歧视"
近日美国一名迪士尼乐园主管向乐园提出诉讼,事件源于该名主管对游客说了"圣诞快乐",以及在社交平台评论"不可接受儿童电影出现性内容"等,指自己因"宗教歧视"遭解雇。
-
助韩国从封建到民主社会 学术会议回顾基督教的历史贡献
上月18日在韩国高丽大学举行之《韩国恢复与创新论坛》学术会议探讨西方文明对韩国社会的影响,当中基督教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
应对同性恋浪潮——人口少于1%的泰国教会的考量与选择
泰国的宗教界对同性恋浪潮的态度不一样。曼谷的第一长老教会的赤齐·查鲁瓦提(Chatchai Charuwatee)牧师主张基督徒应避免在公共的场合就性伦理观点引起争论,因为冒著引起误解和冒犯他人的风险并不明智。
-
Z世代与Alpha世代的网络生活:朱珩甄博士呼吁教会拥抱网络宣教
爱丁堡大学神学客席讲师朱珩甄博士在2025年《今日华人教会》年刊中发表《网络社会中的宣教事工与科技更新》一文,与牧者和信徒反思在网络社会中该如何实践基督信仰。
-
多年下降后 美国基督徒比例趋于稳定
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宗教景观研究》(Religious Landscape Study)发现,美国基督徒人口比例似乎停止下降的趋势。尽管基督徒比例保持稳定,美国的宗教结构仍在持续演变,而且未来美国的宗教结构会更加多样化。
-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担忧的六大趋势
全球基督教的发展趋势中,有许多令人鼓舞的迹像,但并非所有趋势都值得庆贺。一份全球基督教状况报告揭示了一些严峻的现实,这应当激励基督徒更加热切地祷告,并坚定履行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