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韩国从封建到民主社会 学术会议回顾基督教的历史贡献

助韩国从封建到民主社会 学术会议回顾基督教的历史贡献

上月18日在韩国高丽大学举行之《韩国恢复与创新论坛》学术会议探讨西方文明对韩国社会的影响,当中基督教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柬埔寨宣教策略:透过大学宿舍事工触及少数族裔未得之民

柬埔寨一宣教士近日分享聚焦于"福音未得之民"的宣教理念,并分享其在柬埔寨推动跨族裔宣教的实践经验。柬埔寨自1979年脱离赤柬政权后,45年来虽有多国差会投入高棉族(占人口95%)的福音工作,但境内尚有20个少数族裔因居住距离首都偏远山区,长期缺乏福音资源,很多福音未得之民。

柬埔寨宣教策略:透过大学宿舍事工触及少数族裔未得之民

“复兴 2025” 全球华人启发大会即将在吉隆坡举行

“复兴 2025 – 全球华人启发大会”(Global Chinese Alpha Conference, GCAC) 将于2025年3月18日至19日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 Mega Star Arena 举行。此次会议预计吸引3,500多名与会者,涵盖500多家教会及机构,代表30多个国家的华人基督徒,旨在探讨华人群体在全球基督教信仰传播中的角色,并交流相关经验与实践。

“复兴 2025” 全球华人启发大会即将在吉隆坡举行

"每个校园都需要耶稣"——大学祷告日希望覆盖全球2.5亿学生

今年的大学祷告日(Collegiate Day of Prayer)将于2月27日(星期四)举行,主办方希望动员全球基督徒为超过2.5亿名大学生祷告。这项始于美国的祷告运动,如今正扩展至全球,旨在为世界各地的大学校园带来属灵复兴。

  • 尼克·胡哲将在NRB大会举办

    尼克·胡哲将在NRB大会举办"NickV内圈聚会" 分享传福音与AI应用

    2025年NRB(国际基督教媒体大会)期间,全球知名布道家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将举办"Nick V内圈聚会"(NickV Inner Circle Gathering),向与会者分享他在2024年如何向超过6700万人传福音的经历,并探讨人工智能(AI)如何帮助基督徒更广泛地传播福音。

  • 拯救Z世代的信仰:史蒂夫·理查森对新一代宣教士的大胆呼召 [专访]

    先锋宣教士史蒂夫·理查森(Steve Richardson)呼吁年轻基督徒重新发现信仰,投身全球宣教。当许多教会思索如何让年轻一代持续扎根于信仰时,理查德森的回答是:让年轻人站出来,勇敢承担使命,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们而削弱福音的信息。

  •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随著中国宣教的黄金时代逐渐远去,事工的动态正在发生剧变。外籍工人被迫离开,当地教会面临日益加剧的打压。在这样的环境下,国际信徒群体如何继续支持并与亲爱的中国弟兄姊妹同行?最近的一次旅程让我深刻思考一种新的伙伴模式,以及神如何继续倾注祂的爱,并在中国开展祂的工作。

  • 2025全球差传数据出炉:亚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资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传事工联会近日发布《2025全球差传数据》。针对全球差传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四项观察,发现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区,而教会用于差传的奉献亦不足一成。

  •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作为一位牧师、教授,Dr. Alexia Salvatierra拥有38年牧会经验,并在美国的拉美裔移民教会中有深度参与及属灵影响。在最近接受《基督日报》采访中,她回顾了自己对拉美移民教会的研究、深入探讨了移民教会中代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分享了如何通过对话与和解来跨越这些代际鸿沟。她的观点不仅对拉美移民教会具有指导意义,对亚裔美国教会也有著深刻的借鉴作用。

  • 威克里夫国际发布2024年"全球圣经普及度报告"

    威克里夫国际联会发表"2024年全球圣经普及度"报告,揭示全球圣经普及的最新状况。威克里夫国际联会每年均发布的全球圣经普及程度统计报告。他们根据联会属下的的机构、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SIL)、联合圣经公会以及其他伙伴提供的数据编辑而成。今届报告的数字截至2023年9月。

更多
  • 数字时代在福音派教会与事工中开辟新天地

    数字时代在福音派教会与事工中开辟新天地 "加速"完成大使命

    近日在马德里福音派委员会联合国际平台 Indigitous 和洛桑运动举办的一场会议上,西班牙的福音派教会领袖和事工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在数字时代传扬福音。此次活动吸引了约 50 名线下参与者以及 10 名线上参与者,展示了全球基督徒在利用科技传播福音、训练门徒方面的努力与成果。

  • 圣经公会分析美国《圣经》热潮 指Z世代追求灵性中重燃美国信仰

    圣经公会分析美国《圣经》热潮 指Z世代追求灵性中重燃美国信仰

    近日,《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圣经销量激增,首购者与新版本推动市场》的文章,报导显示2024年美国的圣经销量较去年增长了22%。美国圣经公会的首席创新官约翰·法奎尔·普雷克博士(Dr. John Farquhar Plake)在一篇分析性回应中指出,Z世代在追求灵性过程中正为美国信仰注入新的活力。

  • 浸信宗牧者連達傑安息主懷 畢生熱忱跨文化盼教會復興

    浸信宗牧师连达杰安息主怀 毕生热忱跨文化盼教会复兴

    香港浸信会差会前总干事连达杰牧师4月3日晚上安息主怀,享年67岁。连牧师毕生热忱跨文化工作关心在港印佣福音事工;以及信徒灵命更新,盼浸信宗教会寻求圣灵能力走向复兴之路。

  • 亞洲宣教士被逐 除聽取簡報怎麼支援?

    亚洲宣教士被逐 威克里夫冀信徒同行忌批判

    近年中国、土耳其、印度驱逐亚洲宣教士出境,对宣教士而言是一种挫败,基督徒怎样支援?威克里夫冀信徒同行勿批判。

  •  耶穌是不孝子? 學者翻文獻平反

    耶稣是不孝子? 学者翻文献平反

    《圣经》十诫第五诫"当孝敬父母",但基督教自16世纪传入中国至今,仍被视为洋教,有违中国人的儒家孝道。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吕妙芬近期发表研究,澄清当的误解。

  • 宣教士子女自白 籲勿神化盼活出自我

    宣教士子女自白 吁勿神化盼活出自我

    宣教士一向给人印象是为主火热吃苦开荒,宣教士子女也被人视为是父母的延伸,因而要活出真我并不容易,在成长的过程里充满挣扎,有宣教士子女自白吁勿神化盼活出自我。

  • 宣教士子女壓力爆抑鬱 治療師獻錦囊同行

    压力抑郁寻死 宣教士子宋祖骏见证"瘫子痊愈"

    宣教士子女(第三文化一族)及教牧子女在成长过程里或多或少承受著父母、教教会公众对他们在信仰品格上有更高的要求,致使他们背负的压力比平常孩子重。有宣教机构牧师之子患上抑郁,旁人又如何协助这群体的苦主走出困境?

  • 宣教士都患抑鬱? 差會:抑鬱不是罪非不治症

    工场环境陌生宣教士易患抑郁

    宣教士出到工场在陌生环境面对林林总总的问题,替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解决问题压力可不少,宣教士要是患上抑郁怎样处理?有宣教组织编写小册子为宣教士作指引,亦有关怀宣教士的牧者陪伴他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