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士一向給人印象是為主火熱吃苦開荒,宣教士子女也被人視為是父母的延伸,因而要活出真我並不容易,在成長的過程裡充滿掙扎。
宣教士子女得信任 是禍是福?
馮力殷是云云宣教士子女之一,父親是資深宣教士、海外基督使團國際總主任馮浩鎏,別人常將他與父母的身分混淆。
他指,因著父母的特殊身分,父親是宣教士及牧師,別人對他的説話會深信不疑,「有一次, 我向同學的父母提及,我難以苟同某天主日講員所提出的神學觀念,沒想到我竟然得到不容置疑的支持,原因是我的神學觀點更可信,由於我的父母是宣教士就盲目地相信我。」
他又指,當他給予好朋友意見温習考試不要給自己過大壓力,但與對方父母不一,反而被朋友的父母連帶質疑自己父母是否正真基督徒。
馮力殷表示:「從甚麼時候起信仰真偽與教養子女有直接關係?坦白説,我見過很多父母不懂教養子女,但我從不懷疑他們真心信主。最後,即使我的言行不符合基督徒樣式,與我父母信仰何干?誰能強迫自己孩子成為基督徒?每個基督徒都需要自己遇見神,悔改重生接受神成為生命的主。沒有父母可以強迫子女信主,一個人信主與否完全出於神的恩典。」
馮力殷指,從兩件事情反映出別人常將宣教士子女與他們父母的身分混淆,宣教士必定要追隨父母的腳蹤。他以自己為例,父親是醫生、宣教士、牧師,他將來必定是醫生、宣教士,但這是適得其反,「事實上,宣教士的子女經常會面對子承父志的巨大壓力,當他們意識到自己做不來時,最終會驅使他們遠離信仰。」
別再神化宣教士子女
馮力殷亦指,教會推動差傳事工往往流於僵化,只是宣揚宣教事工的價值和重要性,呼籲奉獻,舉行差傳會議等,他指「對服侍上帝的看法太僵化和狹隘,我相信這些努力是重要而有價值,但與此同時或許我們沒有提醒教會:上帝還會怎樣呼召人去事奉?」
他認為,信徒在教會裡當招待、音響、教主日學、甚至沒有特定崗位一樣重要,上帝使用每一個人的工作來成就祂的旨意。正如《聖經》所説:「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 。」(哥林多前書12:5),以及「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哪裡呢。」(哥林多前書12:18-19)
因此,馮力殷重申,「宣教士子女不是父母的延伸,請勿把我們當作我們父母那般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