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著按:ABC的牧养、培育敬虔的下一代、在家教育......华人教会牧者针对这些话题的讨论是当下移民父母都非常关切的话题。刘承宗牧师在费城中华基督教会的侍奉历程反映了新移民群体在养育子女与属灵教导方面的挑战。
刘承宗牧师1997年从洛杉矶来到美国东岸,加入位于唐人街的费城中华基督教会服侍。
费城中华基督教会是费城最老的教会之一,最早是上世纪40年代时广东台山人、潮州人聚集的地方。教会最早以粤语为主。随著新移民增加,普通话堂于1995年建立。因为移民群体接受教育主要以英语为主,教会又开始了英文堂,以牧养下一代为主。
费城中华基督教会会众之间从博士到蓝领分部广泛,但主要以新移民和蓝领为主。多数会众只有小学文化水平,这一群体的生活焦点就是打工、赚钱,为了赚钱,他们可以什么工都能做、什么事都能忍、什么苦都能吃。
植入新概念:对下一代,父母有责任"养"+"教"
教会的蓝领群体一年只有一天休息,休息的这一天他们称之为"火鸡节"。教会抓住这一机会,在这一天举办福音布道会。从教会开始抓住这一天举办布道会为止,蓝领群体之间的文化开始改变,这是刘承宗牧师的发现。
刘承宗牧师对当时所牧养的新移民群体,有这样一种认识:他们对下一代,只有"养"的概念,没有"教"的概念。"养"只是在物质层面,把下一代身体养大了,尽己所能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包括手机、电脑,等等。
移民群体对下一代的"教"的概念,"是教会培养起来的",刘承宗牧师说。他在28年前刚来到费城中华基督教会时,发现一个让他吃惊的现象:新移民父母通常把生下来的孩子送回国内,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等到上学年龄再接回来。
深知父母教养子女的重要性,刘承宗牧师开始"劝阻"这一现象,"这是一个很大的困难",他回忆说,"对当时的蓝领阶层来说,把孩子留在身边养,是非常不经济的打算,因为这意味著夫妻双方必须有一个人放弃全职工作。"当身边的人都以007的标准赚钱时,"你怎么可能周一到周六,甚至一周七天,不去打工挣钱呢?!"对蓝领来说,"这是不可能的,这时间要换成钱才有意义。"
这就是当时的环境。父母没有"教"孩子的概念,更不用提做孩子"属灵的引导人"。
当教会开始"劝阻"大家不要再把孩子送回国内养时,大多数蓝领弟兄姐妹虽然不能理解,但也单纯地接受了教会的建议。
植入新概念:一周需要有一天"休息"-礼拜,哪怕来教会只是瞌睡
30年前,对当时的新移民群体尤其是蓝领阶层来说,时间一定要转化成金钱才有意义,有这种信念驱使著,996都算温柔,007才是常态,甚至一周七天每天14小时都在拼命的也大有人在。对这些人,让他们专门空出一天,周一?周日?休息都不可能,更何况是来教会参加礼拜?!
费城中华基督教会开始摸索、探索:既然周日来参加礼拜过于奢侈,那么新移民群体通常在哪一天休息?在大家都休息的那一天,邀请大家来聚会吧。
周一可能休息的人最多,尝试一下周一聚会,发现来的人寥寥无几。试一试周二,不行;周三?也不行。从周一到周六尝试一遍,都不可能。最终还是回归周日。教会出面对大家说,周日休息一天。当然,休息一天过于奢侈,但是周日上午来聚会还是可以的。
与其说来教会聚会,来教会"休息"更适合当时所牧养群体的状态:冬天,外面冰天雪地,温暖的礼拜堂里,礼拜进行中,"经常可以听到打呼噜的声音。"刘牧师说,"因为他们工作到凌晨两点下班,再洗个澡,你说他们躺在床上能睡多久呢?"礼拜是上午9点半开始,有些打工者早上五点还未睡觉。
"刘牧师,我们不能来,太不好意思了,困得不行。"信徒说。刘牧师特别能理解,"你来教会睡也行。"他相信,比起躺在床上把这段时间睡过去,来到教会里,哪怕清醒几分钟呢,他们也能有所得著。
"婴儿潮"孩子进入儿童主日学
2004年,费城中华基督教会迎来一个"婴儿潮"。这一年,教会迎来14个新生儿。到了2010年,"婴儿潮"孩子到了进入儿童主日学的年龄。主日学教室里,往常只有4-5个孩子,突然一下子多了十来个,儿童事工需求量猛增。少数的几位英语儿童事工侍奉者招架不住了。
费城中华基督教会主日礼拜时,大人礼拜+主日学整体聚会时间要持续三个小时。儿童主日学侍奉也需要有老师能"挺得住"三个小时。所面临的挑战巨大,少数的几位儿童事工英语使役者开始逐步撤离。
这是位于中国城、以蓝领群体为主的教会,能用英语侍奉儿童主日学的使役者凤毛麟角。
刘牧师的太太,裘月师母,开始挑起了大梁。"实在没办法,我们没有老师啊。我太太一个人,有时候需要盯两个班。"什么意思呢?"就是穿著运动鞋到处跑,在这边布置了作业,赶紧跑到隔壁,那边的孩子已经开始扔粉笔,你摆平一下,布置了作业,再跑到这边的教室,这边已经不安定了。"
儿童主日学"被逼"从英文改为中文教学
用英语侍奉儿童主日学的使役者凤毛麟角,有勇气参与儿童主日学侍奉的父母,还算有一些 survival English,"你给孩子上一次课,孩子们给你纠正(发音)十几次。"在儿童主日学的英语侍奉,常常把中文为母语的使役者们"逼到发疯",就连刘牧师用英语教了三年之后也放弃了。
"让我们的中文父母教孩子英语,这是不可能的。"经过一段时间祷告,教会决定了,儿童主日学,用中文。
儿童主日学用中文教学,就不愁没有"老师"了,虽然英语不是家长们的强项,但相当一部分家长们的中文普通话没问题,虽然也有一些只能用福州话交流的父母。
中华基督教会的牧者同工们开始培训家长为主日学老师。刘牧师这样鼓励父母们:如果这个教会著火,你们恐怕是第一个跑出去的,但是如果你们的家著火了,你们恐怕是第一个去拿桶提水灭火的,在咱们的教会中,如果你是爸爸妈妈,(主日学)你不来做,那等谁来做呢?
父母们听懂了,开始努力了。从来没有拿过粉笔的人,开始拿起粉笔;从来没用过打印机的人,开始学习使用打印机,打印、复印......这些弟兄姊妹就从基础开始学习。裘月师母手把手教,上示范课。
孩子都是 ABC(American Born Chinese),接受美式教育,英文教育,父母又忙于工作,最好的也仅有 survival English 的水平。为了能让孩子与父母有沟通的渠道,费城中华基督教会在中文儿童主日学之外又开设了中文班。这个中文班不对外开放:如果父母想把孩子送来学中文,父母需要来参加教会的主日礼拜。一些父母为了孩子能在教会中文班学习,就在主日这天早上来参加教会的主日礼拜,"这算是我们传福音的一个副产品了。"
目前,费城中华基督教会主日中文班有超过 120 名学生,从 K 到 12 年级。中文班的标准(并不是唯一标准)是高中毕业时学生可以考过 AP 中文,最低标准是 3 分以上,但这中文班的孩子们,还没有人考过 5 分以下。主日学中,K 到 6 年级的小朋友在儿童主日学,7 年级以上的青少年参加大人的礼拜,而且记笔记,回到接下来的青少年主日学班分享、讨论所听到的内容。
移民的迷思:移民二代与父母的隔阂,因为语言 + 文化不同?
在刘牧师看来,移民父母在时间上精打细算(时间转化为金钱才有意义),他们的时间跟"教"孩子没有一点重叠:(在餐馆)做工到凌晨两点;凌晨三点关门休息;一睡就睡到中午,孩子已经去上学,父母睡醒起来,餐馆开门;孩子放学回家时,正是父母工作最忙的时候,孩子在家吃完饭、写作业、睡觉,都是独自完成。
伴随这种现象,刘牧师提出一个迷思:通常认为移民二代与父母之间的隔阂,是因为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但看看一批移民父母现实,"跟孩子之间没有任何交集,你有什么样的时间来引导你的孩子?你怎么做他们的属灵的父母?"
刘牧师逐渐得出的结论,父母与二代之间的隔阂,不是因为语言、文化不一样,有更深的原因:父母不能只是做肉体的父母,也需要做属灵的父母;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引导,就会从别处得到引导:社会思潮、学校、网络......
回忆在费城三十年来的侍奉,刘牧师说他逐渐明白了"异象(vision)"的含义。曾经,费城中华基督教会建立过"Christian Education"这样一项事工,有专职同工负责,现在改组,撤销了。原因?下一代的教育不单单是一个执事负责的事工,执事负责下一代教育 - 这远远不够。这认识不是一下子达到的。
费城中华基督教会的实践是:把下一代当成一个堂会来对待,有自己的礼拜,礼拜中包含完整的崇拜该有的内容,比如赞美、证道、奉献......
孩子需要教导,也需要训练。以奉献为例,刘牧师特别指出: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拿著钱往奉献袋里放钱的动作,这是需要她的身体来记忆的,而不是单单的教导,这孩子就是需要学习这个动作,这个动作是美的。
刘牧师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对于第二代的教导,核心是对第一代的教导。听上去很拗口,但这是事实。他有清晰的经验明证:对于第二代的教导事工,仅仅做好主日学,完全不够,主日学的老师都是父母家长担任的,家长得到培训之后上岗,这么做是为了培养老师吗?不是,是为了建立父母。建立父母,让他们知道怎样养育他们的孩子,他们回到家里知道如何做家庭崇拜,知道怎样跟孩子一起灵修,怎样在属灵层面上带领孩子。
费城中华基督教会青少年洗礼班有个独特的现象:青少年参加洗礼班,父母要一同参加,持续五个月,父母每个礼拜都要陪同,缺席三次以上就免除参加受洗班资格;受洗班结束后的作业(灵修),也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完成。"这是强迫性的,如果我们不在这时候给他们要求,别的时候就更难。"刘牧师说。通过这个过程,父母逐渐明白,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这产业不是赐给爷爷奶奶的、不是赐给世界的、不是赐给手机网络、也不是赐给教会的,更不是赐给撒旦的,是赐给父母的,教养子女,是父母的本分;父母也开始明白:养育儿女,建立其属灵的生命,最根本的地方,是在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