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禱日婦女之聲遍全球 香港預習籌備

世界公禱日婦女之聲遍全球 香港預習籌備

2024年世界公禱日崇拜將於3月2日舉行,主題為「在愛中互相寬容」,今年因應以巴戰爭額外製作祈禱文。該普世祈禱運動超越文化、種族、傳統、性別、年齡界限,凝聚全球基督徒力量與婦女一起禱告,早前在香港舉行預備日。

世界公禱日是一個基督徒婦女的普世性運動,每年由不同國家的婦女輪流提供和編寫崇拜內容。該運動不分文化、種族、傳統、性別和年齡,在每年3月第一個星期五,超過170國家及地區在全球各地同步舉行聯合崇拜,藉此實現合一禱告的意義。

世界公禱日國際委員會指出,祈禱是建立在傾聽上帝和彼此的聲音基礎上,「這種傾聽需要寧靜,使得別人能夠説話,就像我們聆聽並感受到別人的痛苦和歡樂一樣,傾聽既是個人,也是社羣。世界公禱日每年都會為世界各地的女性之聲打開一扇窗户,與她們一同祈禱。」

崇拜的內容是由每五年舉行一次的國際會議上選出的女性撰寫,其中包括來自各國的投票代表。儀式的撰寫過程開始於四年前的世界和平日之前。世界公禱日的禮儀是與執行委員會共同制定,執行委員會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代表。

在香港,2024年的世界公禱日崇拜於3月2日舉行,主題是「在愛中互相寬容」,崇拜禮文由巴勒斯坦姊妹制定。中東地區,尤其是巴勒斯坦,有著悠久而充滿活力的歷史,幾十年來,來自巴勒斯坦各教派的婦女每年都虔誠地一起祈禱。中東地區選舉了幾位來自巴勒斯坦的婦女擔任世界公禱日國際委員會的區域代表,透過她們加強世界各地基督徒之間的聯繫所做的貢獻。

在巴勒斯坦地區,特別從2023年以來,經歷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後,在加沙展開以巴戰爭造成的暴力,世界公禱日國際委員會雖然按照原定的崇拜儀式進行。然而,來自巴勒斯坦的姊妹為崇拜儀式製作特別的祈禱,以回應最近的暴力事件,委員會鼓勵全球各地的慶祝活動尊重這些聲音。

香港的世界公禱日預備日於1月12日在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國際禮拜堂舉行,邀請公禱日委員和聯合詩班成員為崇拜聚會預備。世界公禱日崇拜於3月2日在該禮拜堂舉行,講員為王美鳳牧師(九龍佑寧堂的主任牧師、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性別公義促進小組召集人),經文:以弗所書4章1至7節。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