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爱滋病日 各国致力提高对爱滋病关注

今天(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各国努力提升人们对爱滋病的关注。

自1981年爱滋首例发生至今,爱滋病迅速蔓延,成为不少国家头痛的问题。据联合国于11月30日发放的《儿童与爱滋病问题报告》,2009年全球约有37万名出生时已无辜感染爱滋病病毒的孩子。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此数字是平均每天1千名。非洲是爱滋病人口最多的地区。在非洲南部,在15至24岁的年轻人中,每20人便有1人感染爱滋病,情况严重。

联合国爱滋病规划署去年及今年的世界爱滋病日的主题均为"普遍可及和人权",关注焦点在保障和促进爱滋病毒感染者的人权,以及减少人们对爱滋病患者的歧视及污名化。

世界衞生组织总干事冯陈富珍在11月30日发表的声名中表示衞生、爱滋病和人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虽然不少国家制订了防止歧视该人群的法律,但并未贯彻执行,使爱滋病的防治工作受到影响。

冯陈富珍亦提出世界相当多的爱滋病感染人群无法获得救治,世衞将致力促进使爱滋病毒感染者普遍获得服务的目标。不过她再强调此目标只有在对爱滋病毒感染者的人权得到保障下才能实现。

香港、中国大陆同性接触感染个案高居

据衞生署近日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香港有81人感染爱滋病,约相当于每天一名新感染者。在81名受感染者中,30人透过同性或双性接触受感染,而异性性接触者则只有22名男性,同性恋者仍是爱滋病的高危群族。至今香港爱滋病个案共积累至1,100多宗。

中国大陆爱滋病更见猖獗,中国衞生部近日透露国内爱滋病感染者及病患者达个案37万之多,到10月底为止死于此病的人亦有68,315人。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广东6个省份被视为爱滋病的"重灾区"。当中性传播、特别是男同性传播个案增幅尤为明显。

在世界爱滋病日前夕,世界各国均进行有关爱滋病的倡议工作。中国衞生部发表内地爱滋病感染及病患者的数据;香港除了各关怀爱滋病的机构进行活动外,全港不少中小学亦响应红十字会"一人一丝带"行动,唤起儿童及青少年对有关人群及问题的关注。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