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社探讨青少年同性倾向 康贵华:疏理情感依赖的根源

明光社探讨青少年同性倾向 康贵华:疏理情感依赖的根源
明光社探讨青少年同性倾向 康贵华:疏理情感依赖的根源

明光社6月10日举办讲座"如何协助青少年建立健康性态度?",讲者分享接触女同性倾向学生的经验,注册社工姜雁慈提出与青少年同行 "I.C.A.R.E."模式;精神科医生康贵华指,关怀要持续,并探讨她们空虚寂寞情感依赖的根源。

"I.C.A.R.E."模式与青少年同行

注册社工、新造的人协会同工姜雁慈姑娘提出与青少年同行 "I.C.A.R.E."模式:

"I"(Idenity) 身分,12至18 需要人认同、被爱、怀疑身份特别是同性倾向。

"C"(Connect)关心,关心她们所关心的和成长需要甚么等,探讨她们关心的问题有甚么意思。

"A"(Accompany)陪伴或同在,聆听她们用同理心感受当下的处境,跟她们成为朋友了解她们期望甚么,选择同性朋友的原因。

"R"(Reflection)反思, 分析利与弊和影响,了解对方的故事、原因及需要,引领她们作出合宜的选择。

"E"(Exploration)探索,提供一个安全感的环境,关顾她们不单止聚焦同性倾向,从倾谈询问人生重视甚么,建立了关系后帮助她们探讨其世界观扩阔生命,重新整理生活次序。

姜雁慈指出,无论父母、社工、老师,陪伴年青人的时候留意几个要点,反思自己对年青人的观感:1. 关心及理解独特的成长需要,放下判断不作批判;2. 同行需要为本并非问题为本;3. 放低道德判断;4. 切勿把原因对号入座:5. 寻找适合人士或专业人士协助。

探讨空虚寂寞、情感依赖的根源

精神科医生康贵华表示,同性恋倾向的学生本身孤单和缺乏爱,她们向我们表白时欣赏和珍惜,因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还要个别、持续、关怀。处理校园同性伴侣的问题,家长和校方宜留意5方面:

首先,忍住责备或强烈的反应,更不要强迫她们分手,面对的风险和后果是逼她们转作地下情,以后不会再跟人倾谈这方面的事,就算她们愿意分开迟早也会有下一段的关系,若果是基督徒只是知罪并不能压抑内心强烈的情感渴求。

康贵华接触女同性恋者的个案中,发现她们有强烈的依赖,要是强迫她们分手会宁死不屈一同自杀,觉得若果分开便失去生存意义和目标,生无可恋,我们虽然不认同她们的行为却仍然可以表达爱她们。

其次,以同理心聆听,不要过早标签她们的关系是同性恋。根据心理学家和一些研究,青少年期短暂同性吸引或者有同性性经验,不一定引致将来发展持续的同性恋向;香港也有研究发现,12至21岁女孩,约三成不清楚自己性倾向。同性恋倾向的女孩,其实重视家人的关系,家人的接纳很重要。

其余需要留意的地方包括:陪伴同行的主要目标是让她们经历不离不弃、无条件的爱,不是要她们改变性倾向;与她们一同探讨空虚寂寞和情感依赖的根源问题,一齐找出路;或者转介专业辅导或LGBT服侍的机构。

  •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作为一位牧师、教授,Dr. Alexia Salvatierra拥有38年牧会经验,并在美国的拉美裔移民教会中有深度参与及属灵影响。在最近接受《基督日报》采访中,她回顾了自己对拉美移民教会的研究、深入探讨了移民教会中代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分享了如何通过对话与和解来跨越这些代际鸿沟。她的观点不仅对拉美移民教会具有指导意义,对亚裔美国教会也有著深刻的借鉴作用。

  • 赞美之泉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将覆盖5国11城 培育新一代敬拜者

    全球华人敬拜音乐事工赞美之泉(Stream of Praise)近日正式公布其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行程,涵盖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多个城市。这次巡回不仅包括敬拜赞美,还包含敬拜培训、女性特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

  • 狄更斯经典信仰作品搬上荧屏 《万王之王》预计复活节上映

    由Angel Studios制作的动画电影《万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计划于2025年4月11日全球上映。这部作品以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的故事为基础,讲述了一位富有想像力的男孩在父亲的讲述中领略耶稣基督一生的传奇。

  • 观点:人工智能与社交媒体,基督徒应如何看待潜在的挑战?

    在过去的几天里,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以低成本,制作出了类似的人工智能模型,震惊了科技界(以及美国股市)。再往前几周,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结束第三方事实审查计划;2024年末,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社交媒体年龄限制法,以保护年轻人。技术变革已经主导了2025年的开始。AI对我们理解上帝和社区有何影响,全球基督教看法不一。

  • 美福音派收养机构继续关注中国收养问题

    自2024年8月中国终止跨国收养项目以来,近300个美国家庭陷入困境。美国福音派收养机构"生命线儿童服务机构"(Lifeline Children‘s Service)表示,会继续向特朗普政府寻求解决方案(拜登政府在最后几个月对此问题没有任何更新),期待其通过外交渠道对这一问题提供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