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口老化,长者晚期生命灵性关怀备受关注,完美句号基金执行董事吴思源在广荫颐养院聚会上,指出病者经历三阶段,照顾者需给予病者尊严和爱,并且为临终者送上道谢、道爱、道歉与道别。
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广荫颐养院(综合安老服务)8月24日举办晚期生命的灵性关怀分享会,主题"划出人生的圆弧",吴思源与该院院牧吕海英、院长何婉慧分享如何陪伴家属面对长者的生命终结,聚会180人出席。
病者经历三阶段:从得知噩耗至灵里镇定
吴思源首先提出病者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得知噩耗凶吉未卜",此时病者的心情极为担忧,害怕最坏的情况发生。吴思源引述了台湾前天主教枢机主教单国玺的例子,他在得知自己患上肺腺癌后,心里虽然沉了一下,但很快就决定将身体交给医生,灵魂交给上帝,并继续周游全台湾巡回布道,直到六年后被神接回天家。吴思源认为,在这个阶段,适宜将心中的疑虑交托给主,通过祈祷来安定心神。
吴思源认为人生不能逆转惟有祈祷,他分享在化疗诊所林立的尖沙咀看到不少路人挽著医务所的公文袋,想到内里必是化验报告就为这些人祈祷。
第二阶段是"进入倒数宜作准备",这段时期可能长达五至十年,视乎病者的身体状况。吴思源提到,面对中风、失智等情况,病者的心情可能会感到像是被判了刑罚,心理上受到威胁,并劝勉照顾者和陪伴者,给予病者十足的尊严和爱。
他以德兰修女为例,在街上寻找衣不蔽体的露宿者,被问到为何这样做,德兰修女说这些人的身体是基督的身体。此外,吴思源呼吁照顾者保持身心健康,灵里活泼,或者家人轮流照顾,教会弟兄姊妹来帮忙等。
向临终者道谢、道爱、道歉、道谅、道别
第三阶段是"丧钟敲响我宁镇静",此时病者重新整理灵性与人生,陪伴长辈覆诊时可以倾谈,了解他们的往事,回顾人生的道路。吴思源提出了"四道":1. 道谢,让病者得到满足感;2. 道爱;3. 道歉和道谅,即请对方原谅自己的错失,并原谅对方所做过的错,两者同时并行,解开双方的心结;4. 道别,在病者人生的最后阶段,灵里镇定。
聚会中安排了师琴弹奏《耶稣领我》,营造出平安喜乐、灵里镇定的气氛。吴思源继而分享向一位中医师朋友谈论自己如何相信有天堂,他比喻说:"如果一位朋友很有诚信,告诉你某处有座别墅,你当然会相信对方的话;对得救没有确据的人源于与主关系不够深交。"并且认为:"人始终进入死亡阶段,而死亡只是一条走向荣耀天家的路。"
实际操作:领回逝者的遗体
至于实际的操作,例如领回逝者的遗体,吴思源简介了有关文件,包括自然和非自然死亡。"自然死亡"的文件有死因医学证明书、医生发出的火葬许可书、遗体证明书,现时政府鼓励在家死亡。"非自然死亡"的文件则包括:批准尸体埋葬、火葬令,俗称法医官纸,可以直接用作火葬或土葬;领取殓葬文件证明书,家人若不方便可以签署授权其他人代领;认领遗体证明书,俗称领尸纸,认领人必须为签名者,若不能出席可以签署授权。
父母丧子最伤痛 化悲伤为力量
进入送别阶段,追思离别总会有不舍之情,凡事交托给主。有些教会可以存放棺木在教堂进行安息礼拜,下午火化。吴思源提醒,要是守夜,日间不宜,最好去殡仪馆。疫情之后,人对安葬的观念已有改变。
至于生死不在人手上,不舍得一定会发生,最难受是失去子女可能是交通意外或病逝。吴思源指出,伤痛总会潜藏在人的心里,父母丧子是最伤痛的一种。
完美句号基金协助幼童死亡的父母,他们一生心中难以忘怀,吴思源强调:"纵使陪伴同行让他们看到光明,但光明不会忘记伤痛。" 另一种哀伤是失去配偶,比较轻易渡过是父母死亡,但若是儿女长期照顾父母未必较易接受。
"总而言之,不同情况哀伤期不同,总要化悲伤为力量。"吴思源指出,当殓葬工作完成曲终人散之后,伤痛会再出现,尤其是每逢节日、生忌、死忌,勾起人的思念。他建议教会在这些日子送上亲笔签名的慰问卡给家人,让他们知道逝去者原来有人纪念的。
每逢节日勾起思念 将逝者深藏心坎
本身是爱百合牧养总监的吴思源透露,遇到父母失去幼年的儿子,机构会送上亲笔签名的慰问卡,鼓励父母日后让弟妹知道哥哥的名字,让家人知道和纪念逝去者的名字很重要的。人的配合加上圣灵的安慰,便已足够。
漫长的路有主同行,曾经有母亲抱著怀疑,为何不再思念逝去的女儿。吴思源鼓励家属将逝去者在心里重新安放位置,放入宝贵神圣的角落,慢慢的转化。他以耶稣空坟墓为例,"耶稣的裹尸布就是死亡的记忆,但将意义慢慢改变,告诉众人耶稣已经复活,带著新的形体与我们相遇,不再是以前的身体了。这种转化应用在逝去者的家人身上,同样给他们新的价值观。"
窥见那道光 经历恩典与祝福
在座谈会上,广荫颐养院(综合安老服务)吕海英院牧分享了广荫颐养院的做法,院舍设有一个角落放上遗物,为逝去者的家人进行安息礼拜,之后相隔一至两个月给电话家人慰问他们。有家人来到院舍收拾遗物的时候,护士和团队陪伴他们一齐。
"未必与他们同行的路好长,但做得几多有几多!"吕海英又指出,临终者的晚期以年、以星期或以日计,院舍会提供安宁照顾,例如给他们喂食,医疗团队为他们检查,并且与家人商讨身体的状况和提供医疗意见,让家人有心理准备。要是进入倒数的阶段,会为长者提供舒缓治疗,或者与家人商讨后事,提供殡仪商的资料。
吴思源回应,政府推行在家离世要经过程序,如果急病入医院,在医院离世就不能达到在家死亡的条件,所以要同家人协调。最重要是如何死,但有客观因素,逝者的人生目的是"要活得好,死得好"为最后的晚程。
聚会结束前,何婉慧院长播放一段影片,镜头出现一条行车路,驶向无尽的远方,车道上断续地出现白色的"慢"字,让会众默想面对人生的抉择或焦虑,为自己画上人生的圆弧,在圆弧内留下给自己的说话。
最后,主办方用恩典与祝福作为结语,在圆弧内写下:
「走进生命每一个当下
带著新的心新的灵
接受当下每一个挑战
挑战或许是机会
让您更贴近自己和他/她的心
望进深处
窥见那道光
经历恩典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