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会更新运动2月17日举办"培育信徒领袖参与宣讲服侍"交流会,旨在兴起具恩赐和心志信徒领袖参与宣讲服侍,为未来储备人才;马保罗牧师吁打破圣职人员、平信徒二分观念,徐健能牧师认为可提升信徒应用圣经的水平。
马保罗:打破圣职人员、平信徒二分观念
启田浸信会主任牧师马保罗分享筹备训练班的过程及对教会带来的影响,其教会成立于1997年,2005年及2007年开办两届"基本讲道法"课程,二十多位学员参加,筹备过程有四步骤,首先跟执事会商讨酝酿,然后撰写课程介绍、课堂实习、适合者上讲坛宣讲,再跟进。课程共十堂大纲包括:讲道法导论、基本释经法、释经讲道、经文中心思想与主题、引论与本论及讲道大纲结论、讲道技巧提升等。
实习方面,有见学员实习及生命良好,则编排信徒领袖参与崇拜讲道;实习好处是帮助信徒领袖整合神学想思想、营造气氛让整体教会重视上帝的话语,形成一个渴望上帝话语的群体。
马保罗指出,华人教会著重功能性, 神的道带著能力、给人盼望与更新,"如果好好地讲一篇道带来的果效力量好过做40次辅导,我们需要回到上帝去,深信上帝的话语带著能力,信徒领袖的讲道不单令到自己受益,也成为弟兄姊妹的榜样,重视神的话语。"
他在培训学员是著重释经讲道,在讲坛上本于圣经不致偏离神的话语,也有助打破圣职人员、平信徒二分观念, 大家都是同心事奉上帝,同一团队,见证神国度的扩展。
徐健能:提升信徒应用圣经的水平
宣恩浸信会主任牧师徐健能则指,邀请参加者接受训练基于几个考虑:属灵生命稳定、对圣经认真,同工给予意见后邀请参加者填写问卷,了解其对圣经认识程度。去年9月至12月开班共四堂,目标是训练册学员可以开始讲道,寄语圣经对应的需要,当中有牧者指导。
训练班共四课,基础课:讲道传统、神学基础、牧养需要;圣经课:释经讲道、释经原则、不同文体的处理;讲道课:选取经文、组织、撰写大纲;实践:试讲两次、同工评道。
徐健能认为,训练课程有助发掘弟兄姊妹的话语恩赐,兴起教会群体的属灵领袖,藉著训练和跟进指导门训领袖,彼此鼓励建立关系。他希望借此提升整体教会信徒渴望神话语、学习和热切应用圣经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