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5日剛剛結束的國際宗教自由峯會(IRF Summit 2025)上,美國副總統J.D.萬斯發表演講,強調宗教自由是美國立國的基石,並引用開國元勛與基督教教父的話語,闡述宗教自由的根源與重要性。
![J.D. Vance](/media/cache/img/3/40/34094sh_847w_483h_1x_1y.jpg)
萬斯以幽默的開場白拉近與聽眾的距離,提及自己七歲的孩子因學校放假被迫跟隨父親工作,笑稱:「他此刻恐怕正感受到自己的自由受到威脅。」隨後,他向峯會主辦方、各國信仰領袖及曾遭受宗教迫害的倖存者表達敬意。
「宗教自由,就是讓每個人能夠按照自己的信仰來敬拜神,這是美國乃至全球公民社會的基礎,」萬斯説道。他強調,美國的建國者深知信仰的重要性,因此將宗教自由列為憲法第一修正案中的首要自由。他引用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的話:「政治家們可以設計並計劃自由,但唯有宗教與道德能夠確立自由穩固的基礎。」
在演講中,萬斯特別提到古典基督教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這位三世紀的基督徒思想家在致羅馬執政官的公開信中,為宗教自由提出了歷史性的論點:「每個人都應有權按照自己的信仰來敬拜,強迫信仰並非真正的信仰,因為宗教應當源於自由選擇,而非強制。」萬斯指出,正是這樣的思想影響了後世基督教神學家,最終也形塑了西方社會對宗教自由的理解。
談及政府對宗教自由的責任時,萬斯回顧了特朗普政府在第一個任期內的努力,包括保護海外遭受迫害的基督徒羣體、確保醫療機構與宗教組織的良心權利不受侵犯等。他承諾,在特朗普政府的第二個任期內,這些舉措將會得到進一步推進,「我們不僅要恢復過去的成果,更要擴大對宗教自由的保護範圍。」
此外,萬斯批評過去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某些做法,質疑美國為何向海外NGO提供資金,支持推廣無神論,而非積極捍衞信仰羣體的權利。「我們必須清楚區分那些尊重宗教自由的政權,與那些迫害信仰者的政權,」他強調,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應當有更清晰的道德立場。
IRF Summit作為全球宗教自由倡導的重要平台,不僅促進各國政府之間的對話,也為受到宗教迫害的個人與團體提供發聲機會。此次峯會涵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案例,包括中國、伊朗、尼日利亞等地的宗教自由狀況,並探討如何加強國際合作,以確保信仰羣體能夠免受迫害。
最後,萬斯呼籲與會者共同努力,捍衞信仰羣體的權利,使宗教自由成為全球共識。他總結道:「宗教自由的核心,在於承認我們都在神的律法與權利之下平等,這一原則將繼續指引我們前行。
IRF Summit是一個致力於促進全球宗教自由的年度國際會議,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員、宗教領袖、人權活動家和宗教迫害倖存者,共同探討如何保護並推進宗教自由。該峯會由前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大使薩姆·布朗巴克(Sam Brownback)與宗教自由倡導者共同創立,旨在提高全球對宗教迫害問題的關注,促進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