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AI基督教福音诗歌创作展:活化中华古风

"首届AI基督教福音诗歌创作与分享会"于元宇宙举行,展示AI功能:重新编排旧歌;制作短视频;根据主题、经文或情感生成歌词初稿;翻译成不同的语言、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出优美的中华古风诗歌,传达《马太福音》5章1至12节的《八福》信息。

AI 基督教福音诗歌展览厅

马来西亚的元宇宙基督徒中文团契8月11日举办「首届AI基督教福音诗歌创作与分享会,参加者来自牧师、传道、青少年及众多弟兄姊妹,一起分享和创作诗歌。这次会议所收集的作品展现出令人惊喜的多样性,体现了AI技术在创作领域的潜力与创新。

该次诗歌分享会的举办,旨在探索AI在丰富信仰表达方面的应用,以及激励更多人参与到福音诗歌的创作过程中。

元宇宙基督徒中文团契发起人之一的黄秀丽在《文桥》撰文,指出大会展出17首诗歌,内容涵盖多种主题,包括灵感来自于经文、圣经故事、为事工和团契需求而创作的作品。

同时,创作手法也各有不同,参与者利用AI协助谱曲或重新编曲,展现了创作的多样性。其中一位姊妹使用AI为文字事工制作短视频;另一位弟兄利用AI为自己20多年前的诗歌重新谱曲,增强了崇拜的表达。

此外,有传道人带领青少年查考《出埃及记》后,将青少年分组创作了7首诗歌;来自印尼的一位弟兄提及,他通过指令生成了一首适合团契合唱的诗歌。

与会者普遍认为,使用AI来创作基督教诗歌是有益的,这种技术可以基于主题、经文或情感生成歌词的初稿,帮助创作者突破创作瓶颈。AI还可以提供旋律建议和翻译服务,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福音信息传播。

一位弟兄分享,通过提供详细指令,成功创作出优美的中华古风诗歌,传达《马太福音》5章1至12节的《八福》信息。

文章表示,尽管AI能够提供协助,创作福音诗歌仍需依赖创作者的个人信仰和属灵生命的见证,以确保作品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次尝试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个人敬拜生活、神学基础和扎根于主道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大家在使用AI工具时,要谨慎考虑"分辨"和"筛选"的必要性。

一位牧师总结其经验认为"敬拜者赋予诗歌生命力,重点在于敬拜者的心灵,关键在于被敬拜的对象;敬拜方式可以是多元的,敬拜对象必须是独一的。"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