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8日)是「3‧8」國際婦女日,此節代表了女性對平等、公義、和平和發展的追求。
國際婦女節在18世紀伊始植根,當時女性向父權社會發出挑戰,要打破社會上對性別角色定型,如「女主內」的觀念。1909年,美國第一個婦女節在2月28在全國舉行,自始,國際婦女節開始在歐洲地區蔓延,受到奧地利、丹麥、德國、及瑞士等國重視,並進一步爭取在工作上的權利。
在多年努力下,女性終獲教育、醫療、投票甚至成為領袖的權利。至今在發達國家,女性的社會地位,包括在職場、政治、教會等已大大提高。而然在不少國家如中東地區,女性地位依然低落。
世界改革宗教會聯盟﹙World Alliance of Reformed Churches, WARC﹚「教會復興、公義及夥伴部」行政秘書Patricia Sheerattan-Bisnauth説:「這是女性慶祝的日子。」但亦同時指出:「雖然現時已有很多進步,但女性的權利仍未得到最好的保障。世界大部份最貧窮的人口仍是女性。」
在教會裡,女性能否擔任神職人員仍然是備受爭議的問題。英國聖公會在10年前開始容许女性擔任神職人員,然而女性任主教的問題仍未達成一致。美國基督教最大的教派美南浸信會教義訂明男女均可擔任教會領導,而然只有男性才能擔任牧師。
有趣的是,相比女權主義聲音浩大的美國,香港和中國大陸的教會反而大多不禁止女性當牧師。據「美國之音」香港文化研究所研究中國宗教的鄧肇明認為,「婦女不適宜當牧師」可説是教派的深厚傳統思想;而亞洲華人社區信仰基督教的歷史比較短,中國和香港沒有很深厚的傳統,因此這種傳統對這些地區的影響力也較弱。
-
教會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難所:福音派領袖支持執法進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領袖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新政策。他強調:「教會是罪人的避難所,但不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庇護所。如果這些教堂收留了謀殺犯、強奸犯或其他非法進入美國的犯罪分子,那麼政府完全有權力進入並將他們帶走。」
-
約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讀經計劃開始了 如何把聖經故事運用於個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問約翰牧師》播客中,約翰·派博牧師探討瞭如何將聖經中的故事運用到個人生活中。
-
中國家庭教會接收奉獻遭「詐騙罪」指控 引發國內外聯合聲援
近年來,中國多地家庭教會因接收信徒奉獻被當局以「詐騙罪」名義進行刑事指控。臨汾聖約家園教會成為最新的目標。2024年年底,教會成員、法律界人士及部分北美基督徒領袖聯合發布聲明,表示反對以「詐騙罪」名義迫害教會,呼籲政府尊重宗教信仰自由,釋放被捕人員。
-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1月17日,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簡稱CCK/韓基總)發表聲明,對計劃於今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世界福音派聯盟(WEA)大會提出質疑。該聲明敦促即將承辦WEA2025大會的愛之教會(Sarang Church)將其對WEA的財務支持公開化,並要求負責籌備大會的關鍵人物——WEA副秘書長塞繆爾·蔣牧師(Rev. Samuel Chiang)辭職。
-
葛福臨再次擔任總統屬靈顧問 談特朗普移民政策如何體現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作為撒瑪利亞救援會和葛培理佈道協會的負責人,葛福臨牧師是特朗普總統的屬靈顧問之一。在近日的一次訪談中,葛福臨牧師談到了他對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期望、是否有意避免在宣誓時使用《聖經》、以及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如何體現他對全球教會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