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援助协会近日在其官网披露中国当局正在发起新一轮清除"家庭教会"的行动。尽管中国最高领导层即将进行权力的交接,但是对独立宗教团体进行打压是执政当局的一个共识。
总部设在美国德州的基督教人权机构对华援助协会指出,去年9月中国国家宗教局举行的"基督教界爱国人士"培训班上,通报了国家宗教局、公安部、民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的秘密文件,制订了分三个阶段全面清除家庭教会的目标。
第一阶段是在2012年1月至6月底,对全国各地的"家庭教会"进行地毯式摸底、备案;第二阶段是用两到三年时间,对已摸底、备案家庭教会进行集中清理;第三阶段是用10年时间彻底清除家庭教会。
而实施的主要策略包括四点:1、针对宗派性的"家庭教会",均纳入基督教两会系统管理;2、覆盖性实施以"堂带点"管理方式。在基督教两会体系下,对愿意参加登记的"家庭教会"给予登记,对不愿意参加登记的"家庭教会"进行清除;3、所有网络、媒体、文件禁止出现有关"家庭教会"字眼或报导,以"家庭聚会"字眼代替。即称"家庭教会"为"家庭聚会";4、对"家庭教会"进行人性化执法。
此外,对华援助协会还发现,进入2012年以来,中国当局对于逼迫和打压"家庭教会"的频率加快,除了对北京守望教会户外敬拜超过一年的持续性打压,其它有关案例比去年同期提高20%多,并延展至基督教文化出版、书房等多个层面。
该协会还引述记者近期对中国几个省市和地区进行了随机调查的结果,发现95%以上的家庭教会传道人强烈感受到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的"家庭教会"摸底、备案之潮,并涌到基层村镇。
另外,85%以上的家庭教会传道人告知,他们已经被当地政府宗教部门"备案"。浙江杭州市一位家庭教会牧师说,他得到可靠消息,省里已经传达了有关清除"家庭教会"的机密文件。他说:"今年形势特别紧张"。
长期以来,中国当局并不承认中国存在所谓的"家庭教会",而是把他们看成是没有按照规定办理登记的非法组织。家庭教会在西方被称为是"地下教会"。
为中国的基督徒呐喊的对华援助协会会长和创建人傅希秋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当局对家庭教会的持续打压是他们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他说:"其实家庭教会长期存在始终是社会和谐的力量。甚至可以说,在受打压的状态下都没有产生大规模的所谓公民抵抗运动。很多人在打压状态当中还是继续的为国家祝福,帮助这些弱势群体。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把他们视作是所谓的社会不稳定的力量,进行这种打压,说明目前的中国政府严重的缺乏执政自信心。"
傅希秋还指出根据国家宗教局、公安部、民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的秘密文件,中国当局打压家庭教会的策略有所改变,包括采取所谓的"人性化执法", 没有用"消灭"或是"斗争"而是用"清除"这种词汇等等。
傅希秋认为,这说明他们也意识到,用强制性的手段对家庭教会这种信仰团体进行消灭是不可能的。他还表示,中国政府采取的柔性策略和所谓的"人性化执法"也可能意味著他们会避免在1982年和1996年对家庭教会进行严打期间所采取的大规模抓捕和判刑那样的行动。
尽管中国最高领导层即将换届,但傅希秋对新一届领导班子却未有抱太大的期望。但是他肯定地表示,从目前提出的"人性化执法"显明是执政当局对家庭教会的态度一个共识。
对华援助:中国当局发起"清除家庭教会行动"
田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