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玲六四国会演讲 传耶稣希望与救赎信息

chailing.
柴玲在国会发表演讲后,与议员沟通。(图:柴玲提供)
前中国天安门运动学生领袖柴玲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以一个基督徒的视角分享六四24周年的感受,并向中美执政者传递耶稣希望与救赎的信息及表达基于圣经价值观的政治诉求。

六四虽已过了24年,但对柴玲而言恍如昨日。她重温了六四流血事件的痛苦记忆,并揭露大屠杀的背后暴露时任中国执政者的恐惧与不安,因为学生运动勾起他们在文革中遭受的迫害的经历。

柴玲驳斥中国将六四定性为"反革命暴乱"的说法。她说作为当时学生方面的总指挥,他们要结束的,就是这种灭绝人性的文化和气氛,而创建一个充满爱、和平和富足的社会。

如何创建这样美好的社会呢?中国的希望在哪里?柴玲说六四事件曾让她一度心灰意冷,对未来非常迷茫。她花了20年的时间苦苦寻求答案,直到2009年12月4日接受耶稣作为个人救主后才恍然大悟。

柴玲表示,人们在关注六四血案的同时,不要忘记因中国一胎化政策而死掉的4亿无辜胎儿的生命。如今她靠著主耶稣的感动推动废除一胎化政策的事工,呼吁中国当局尊重生命。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柴玲分享了耶稣希望与救赎的信息。在她看来,中国唯有归主,才拥有美好的未来,各样的挑战才能迎刃而解。正如以弗所书6:12:"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

柴玲还说,如果中国敬畏上帝、认识耶稣,就不会发生血刃无辜学生的悲剧;因为基督徒都知道,人是上帝创造的、身上有祂的形象,不可伤害他人的生命。

虽然历史无法改写,那些在六四与一胎化政策而死去的生命无法复生,但她说中国现在回转归向上帝并不算太迟。正如彼得后书3:9所言,"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中国是柴玲的母国,美国则是她的第二故乡。柴玲也对美中两国执政者表达她心中的愿望,就是奥巴马与习近平能接受耶稣的救恩,"因为耶稣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耶稣,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她说。

柴玲还希望两位元首能明白主的大爱,"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在柴玲看来,耶稣赐给人的不仅有希望,还有自由、丰盛与平安;当中国执政掌权者接受耶稣,就能为中国改变创造契机,迎来全新的一天。

柴玲也对自己的第二故乡美国传递警告性的信息。她说,美国以基督教精神立国,但如今的美国离上帝愈来愈远,例如上帝的名字被赶出公立学校、媒体,一个主流政党废弃圣经的价值观等,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此,柴玲希望美国能持守信仰,因为这是美国强大的力量源泉。她还说,就连中国执政者也晓得这个道理。
.
她举例说,大陆经济学者赵晓曾被中国政府差派到美国考察研究,去了解美国昌盛的原因。结果在调查过程中,赵晓认识了耶稣并成为基督徒。

他说,"美中两国根本的区别并非是高楼大厦的数量,也不是市场经济,更不是政治制度;而是基督信仰,因为美国人对上帝有敬畏之心,所以有较高的道德水准,不会贪污腐败。"

在柴玲看来,赵晓向中国领袖所做的美国调查报告也是美国社会的一面镜子。现今的美国正冒著放弃基督信仰的危险;若失去对上帝的敬畏,美国会失去很多祝福,

虽然不是很多人在国会愿公开直接表达自己信仰上的良心、传达出从上帝而来的这种善意的提醒,但柴玲表示她的肺腑之言是出于对美国这片美丽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之后,柴玲又把话题转向她深爱著的中国,盼望习近平能接受耶稣的爱,因为爱能战胜惧怕、爱里没有恐惧,有了耶稣的爱就不再靠暴力维持社会稳定。

柴玲还说,当中、美两国都敬畏上帝,就能在主里构建强有力的伙伴基础。

接近演讲的末了,柴玲发出自己的政治诉求:希望中国当局重新定性六四,敦促中美两国废除堕胎与一胎化政策,呼吁中国当局释放刘晓波等异议人士,结束对基督徒的逼迫与不公对待。

柴玲还说,对很多关心六四的人来讲,24年的等待很漫长,但她劝大家不要失去对未来的盼望,要确信未来是美好的,是值得期待的。

因为上帝已经赐下祂应许的话语,"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也不再追想。(赛65:17)"。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4)"

最后,她以启示录21章4节的经文结束她的演讲:"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儿子。"

本报已得到授权,读者可进入本报英文版了解柴玲英文演讲的完整内容。

相关文章
柴玲回忆录电子版六四24周年正式上线
  •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作为一位牧师、教授,Dr. Alexia Salvatierra拥有38年牧会经验,并在美国的拉美裔移民教会中有深度参与及属灵影响。在最近接受《基督日报》采访中,她回顾了自己对拉美移民教会的研究、深入探讨了移民教会中代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分享了如何通过对话与和解来跨越这些代际鸿沟。她的观点不仅对拉美移民教会具有指导意义,对亚裔美国教会也有著深刻的借鉴作用。

  • 赞美之泉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将覆盖5国11城 培育新一代敬拜者

    全球华人敬拜音乐事工赞美之泉(Stream of Praise)近日正式公布其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行程,涵盖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多个城市。这次巡回不仅包括敬拜赞美,还包含敬拜培训、女性特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

  • 狄更斯经典信仰作品搬上荧屏 《万王之王》预计复活节上映

    由Angel Studios制作的动画电影《万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计划于2025年4月11日全球上映。这部作品以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的故事为基础,讲述了一位富有想像力的男孩在父亲的讲述中领略耶稣基督一生的传奇。

  • 观点:人工智能与社交媒体,基督徒应如何看待潜在的挑战?

    在过去的几天里,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以低成本,制作出了类似的人工智能模型,震惊了科技界(以及美国股市)。再往前几周,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结束第三方事实审查计划;2024年末,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社交媒体年龄限制法,以保护年轻人。技术变革已经主导了2025年的开始。AI对我们理解上帝和社区有何影响,全球基督教看法不一。

  • 美福音派收养机构继续关注中国收养问题

    自2024年8月中国终止跨国收养项目以来,近300个美国家庭陷入困境。美国福音派收养机构"生命线儿童服务机构"(Lifeline Children‘s Service)表示,会继续向特朗普政府寻求解决方案(拜登政府在最后几个月对此问题没有任何更新),期待其通过外交渠道对这一问题提供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