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道陈智衡:大时代下教会如何牧养社运新世代信徒?

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智衡博士。
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智衡博士。

过去十年多间随著国际社经环境的转变,中国内地和香港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两地信徒亦已与过往不同。对于昔日教会的事工模式能否适应当前的需要,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智衡博士发表了一篇文章,探析在"本土意识"高涨的社会环境下教会如何转"危"为"机"。

文章开首从历史角度回顾香港本土意识兴起的缘由,以及其对今天教会的挑战和影响。陈智衡指出,本土意识首先关怀的对像是香港,使得年轻人关心香港的情况多于中国内地,更关心本地的需要,教会内的中国事工青黄不接局面将不容忽视。

此外除较具争议及直接影响教会运作的议题,教会对其余政治社会课题普遍都缺乏关注,甚少引导信徒作信仰反省及思考,但当惊觉事情复杂时为时已晚。教会虽有自己的议题和使命,但当新时代使整体信徒的期望有所改变的时候,教会未来的牧养需要重新思考,否则将失去一大批对教会期待的学生和职青。他强调若教会领袖对这个问题不善处理,教会将失去一整代本土意识的年青信徒,对香港教会长远发展定必有深远影响。

引导本土意识的正面影响

在本土意识日渐兴起的背景下,陈智衡又认为教会领袖应该在事工和牧养上引导这本土意识在教会带来正面的影响。他认为在教会年轻人普遍培养成关心香港社会的意识,教会领袖可以借此机会与信徒一起重新思考教会在社会的定位角色,让教会注入新元素动力。

他说不冀望教会有能力可以完全解决社会撕裂的问题,但关心弱势群体和服务有需要的人原是本于圣经的教导,亦是可以尝试把不同立场的人重新拉在一起的途径,他鼓励教会透过共同研读不同的书籍和资料,一起探讨信仰与社会的问题和关系,相信"彼此复和"是指日可待。

其次,在面对参与社会运动的新世代信徒,他认为牧者不论甚么立场都应该走进他们中间,去观察、聆听和感受他们所作的是什么,以及在社会运动中的伤痛和愤怒,而不是单单接受主流媒体的资讯。同时教会领袖没必要为他们出谋献策,但却可以充当和平之子站在他们中间。与他们同行给予支持与鼓励,他相信这是牧羊人在这大时代中可以作的最好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