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末世越来越迫近,神的工作也越来越紧迫。举目观看全世界的禾场,庄稼都已经熟了,只是收割的人少。收割的人在哪里?如何做一个合神心意又配合时代需要的天国工人?作爲湾区的牧长前辈,王永信牧师、容保罗牧师和郑果牧师在周日出席美福神学院一周年感恩晚会时,分享神学教育在这时代乃是当务之急,并挑战学生成爲这样的人。
容保罗牧师:神学教育是长綫投资
环球圣经公会创始人、现任环球圣经公会北美负责总干事、天道福音中心负责人容保罗牧师在圣经神学界事奉多年,对于神学教育也有一番体会。他回想起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届神学教育研讨会在1972年于香港举行,他也有出席参加。直至现在,华人神学院已经遍布全球很多角落,他爲此大大感谢赞美神的工作。他又认爲在短短数十年间神学院迅速的发展,説明了神学教育的重要性。
他接著提及到《圣经新译本》的出版。从西方宣教士来华至今,华人一直沿用西方宣教士所翻译的中文圣经,就是一般人熟悉的《圣经和合本》。但随著华人圣经学者的兴起,对具权威的原文版本有更新且更深入的认识,也在1972年,华人开始负起重译圣经的工作。结果,《圣经新译本》的新约全书在1976年面世,旧约的部分于1992年也相继完成。由于圣经在神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圣经新译本》是华人神学教育的一大里程碑。
然而,容牧师又自嘲一番,指上一代余下来的"资深"华人神学家都已经是"老弱残兵"。因此,这个时代需要兴起新的接班人。针对今日华人教会普遍轻视神学教育,他严厉地指出问题。
"难道神没有发出声音吗?不是,只是有声音,但是教会没有聼。我求神兴起很多教会里面的年青人来事奉他。"容牧师说。他又指出很多教会宁可把金钱放在短期可以看见成效的地方,也不愿意使用在神学教育上。
"神学教育并不是立刻可以看见果效的...神学教育是一种长綫的投资...希望教会能认真的考虑,不要把神学教育放在最后的位置。"容牧师总结时说。
王永信牧师:做合乎神心意、追上时代需要、心怀广大的仆人
大使命中心会长王永信牧师一向对积极对抗这时代堕落的现实。第一点,他指出有合乎神心意的工人被训练出来的时候,是魔鬼最害怕的。他以中国著名的传道人宋尚节博士为例,形容他是忠心而不怕死的仆人,就是连王牧师本人也是聼了宋博士的讲道而信主的。通过他的例子,王牧师挑战美福的神学生学习宋博士的榜样,成爲爲了天国不要命的人,去改变世界。
第二,王牧师认爲一位好的属灵领袖必须要了解这个时代。他说:"我们的信仰永不改变,神的话语在天上永不改变,但是我们的采用的方式要跟上时代。"他举出了旧约大卫王的例子,大卫王被扫罗追赶,以色列各个支派的人都来帮助大卫王,当中以 萨迦支派有二百族长,圣经记载他们都"通达时务"。如果以《圣经新译本》来看,这是指"通晓世事",意思就是"了解这个时代"。
王牧师说:"事奉主当要知道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然后对症下药。能够在这个时代做天国有效的工人,会为将来的时代带来影响。"
第三,王牧师作爲全世界华人教会最爲敬仰的领袖之一,严厉地批评华人教会的毛病——心胸不够广大;无论是神学思想、宗派、传统各个方面都缺乏宽容度。华人教会之间不会合作,各自爲政。虽然华人教会多年来蒙神的恩典很多,但是总是有这个毛病,实在是令人惭楫满C
王牧师指出,在这方面传道人应该要负上最大的责任。他说:"中国人怎样可以改变成爲心胸广大的民族呢?先要从心胸广大的教会开始。怎样能够有心胸广大的弟兄姐妹呢?先要从这样的传道人开始。"王牧师一番尖锐的评论,赢得了全场牧者同工和神学生的拍掌欢呼。
郑果牧师:宣教与牧会宜两方面并重
美福神学院的目标是培养两方面的人才——宣教士和牧师。作爲宣教学专家的郑果牧师特别提醒美福神学院的同工与学生们宣教的重要性。他劝勉作爲传道人的必须要懂得圣经的真理,而当牧师的也应该明白"宣教和牧会并重"的道理,就是説不做宣教的牧师不是好牧师。
上一个世纪,西方的宣教士创造了基督教的历史。西方的神学院都是以西方文化为基础来训练人才,华人进去念了神学,出来以后满口英文。郑牧师叮嘱新一代的华人宣教士要了解中国文化。目前,无论是本地或是海外的宣教地都很需要我们去帮助,但是第一个原则必须是"本地化、本土化",以尊重中国文化的态度来帮助他们,自然会受到他们的欢迎与接受。
湾区牧长前辈挑战美福 培育合神心意的天国工人
柯嘉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