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與奧雅納共同舉辦「重塑· 綠識」計劃,引導中學生通過STEAM元素和設計思維,提出烏溪沙青年新村可持續發展方案。獲頒最佳表現獎的嘉諾撒聖心書院同學透露參賽帶來滿足感治癒情緒;最具創意獎的福建中學(小西灣)用3D打印改良太陽能捕蚊燈,備受欣賞。
為期四個月的計劃包括指導、設計宜居城市及低碳社區議題,培養學生創造力和解難能力。主辦單位並於3月2日舉行作品評分及成果展示日,36名參加者展示成果。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副總幹事及社會服務總監李慶偉博士致辭時表示,政府在2021年因著氣候變化的藍圖,計劃在2025年實現減炭或零炭,「基督教青年會走得更前,2022年號召全球青年會於2030年在當地發起行動,以致整個地球可持續發展下去。在香港跟不同的合作伙伴,如奧雅納工程顧問(Arup)、大學、中學,擕手努力做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地球,讓我們和下一代繼續在可宜居的地市居住。」
奧雅納亞太理事會主席郭家耀先生指,全世界受到碳排放影響,老師和同學一齊推動減碳,付諸行動要從小開始,「公司與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合作,幫助青年朋友瞭解工程規劃,並且產生興趣,因為未來就是他們,希望能夠接棒塑造未來的世界,工程公司幫助同學的構思落地。烏溪沙自從70年代至今已經不同,希望同學透過今次的過程有所學習,對綠色概念和實踐,影響同學甚至家人。」
可以持續發展概念 藴含信仰基礎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策劃及拓展經理蕭婉玲向本報表示,該會2019年開始管治架構,運用ESG概念(即是:環境、社會、治理)目標希望世界可以持續發展,當中必定有信仰基礎在裡面,今年主題是「緊守真理、生生不息」。
她説:「聖經申命記提到我們的工作以基督信仰為基礎,不論同事和義工都相信在神的持守下,能夠服務到這個世界,幫助社會改善環境。」
今次的活動屬於青年教育工作,除了學生認識多一些環保和可持續的信息,還希望透過今次的項目讓年青人來到烏溪沙實地構思,在可持續發展下改造營地,知識學習之餘讓他們知道一切都需要珍惜,回饋社區。
蕭婉玲補充:「在學校可能學到環保、減碳、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但今次他們能夠在實際的營地將所學習應用出來。」過程裡有大學生擔任同儕導師,也有企業的義工和青年會的同事帶領,學生學習知識之外,人際關係、團結精神也隨著成長,相信這幾個月能讓他們充實地運用時間。
嘉諾撒聖心書院同學:參賽治癒情緒
獲頒最佳表現獎及最可持續發展獎的嘉諾撒聖心書院,提出將「格子田」改造成綜合空間,包括温室、蝴蝶園、噴泉,並設置遊憩空間、瞭望台、迷你博物館、咖啡室、小食亭、攤位區域等。建議善用廢棄木材、環保發電,全方位考量環境、社會、經濟因素,被評為具發展潛力的環保綠色教育中心。
該書院同學對本報分享,透過今次的參賽帶給她們情緒上的治癒。文采姿同學透露:「第一次用遊戲形式砌一個project出來,從零開始學習到很多東西,帶給她們帶來很多滿足感、一起奮鬥的成就感。」
經過今次之後學習到不同範疇的功課,例如設計、建築整座模型、分配土地的用途,引發對這方面的興趣。過程中,大會提供很多訓練,往奧雅納公司參觀、導師給予不同的意見,更多瞭解這類型工作實際的操作。
福建中學(小西灣):3D打印 改良太陽能捕蚊燈
最具創意獎由福建中學(小西灣)獲得,備受評審欣賞是太陽能捕蚊燈。來自中四、讀地理科的蔡承翰同學表示,平時喜歡看書學到不同種類知識,令到今次有創新的想法;其他同學喜歡打籃球、看小百科,以前來烏溪沙營地純粹是玩樂。
同學團隊指出,今次參展有很多得著,團隊一起構思的時候想到用「太陽能捕蚊燈」的概念,當中做了十次以上的實驗,逐漸改良形外型。由於讀地理科,欠缺藝術天份創作時遇到困難,明白需要有關知識,多謝同儕導師的提醒、奧雅納公司的幫助、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提供材料。
蔡同學透露製作過程,用3D打印出三個模型,其中一個在學校老師幫助下完成,然後用不同的材料拼合而成。
他指,太陽能捕蚊燈特色是,除了可以滅蚊還用作書枱的燈,吸收太陽能之後提供照明。坊間的滅蚊器只能夠滅蚊,而且紫外光對人體有傷害,太陽能對人體沒有傷害之餘還可以提供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