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智能手機幾成現代人的「另一半」,但娛樂消閑卻隨時變成把你綑得牢牢的珈鎖,甚至奪走你的屬靈生命!華福中心最近一期《教牧分享》以「沉溺者」為題,探討了值得基督徒切身重視沉溺的現象。
「沉溺」的定義,是指因為沉迷於某種行為式活動而限制了個人的自由渴求。「沉溺」共有五大特徵,包括於某活動上花費大量時間、心思和金錢,不斷尋求更強的刺激以維持興奮的感覺,當行為被禁止或限制時顯得煩躁不安、自欺欺人,以及失去自制能力。
劉少銘直指「成癮」是一種敵擋神和背逆的行動,因為當人沉醉在一種成癮的活動時,他們敬拜另一類的神,認這些作「主人」。他認為網上遊戲若令人比對神的事情更重視,便成了迫切要面對的事。
陳鳳翔則認為不能因為娛樂而沒了自我,也更不能讓娛樂取代神的位置,因為當他們的重要性高於神,便成了我們的主人而帶來痛苦和悲劇:「多數人自以為是掌控一切的主人,卻不知道自己的自由反被捆綁。」
另外一個典型而相當嚴重問題是「性沉溺」,而性沉溺者對自己和別人都會帶來負面影響。多年處理性沉溺個案的資深精神科醫生康貴華表示,性沉溺者在自己的情感上會有羞恥內疚、自卑、失望及自我放棄,在身體上會形成睡眠失調、精神不振、性病甚至自毀自殺;在人際關係上則會退縮孤立、關係不和或破裂等,甚至會傷害家人(如亂倫)或其他人(如性侵犯),所以性沉溺是既危險的。
對於性沉溺的治療,康貴華列出了勝過性試探和從性沉溺中釋放的七個重要步驟:
1. 立志消滅淫念和行為(參雅一15;西三5、8),要治死、棄絕淫念、不容讓懷胎,以及作三重禱告,包括斥責、宣告和倚靠神的能力。
2. 預防:逃避/遠避淫行(參林前六18;帖前四3),包括除掉家中一切色情物品/網頁、弟兄互相守望、立志不踏足某些地方及選擇健康並個神心意的娛樂方法。
3. 破除罪的轄制(參約壹一9)包括個人向神認罪悔改、彼此認罪、互相代求,最重要是屢敗屢戰,不要放棄。
4. 清理其他有關聯的罪(接納與饒恕),與自己、與別人、與神復和。
5. 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參帖前四4;林前六15-20)
6. 屬靈操練(參西三1-3,15-17;雅五16;來三12-14)。個人方面要多思念天上的事、定期靈修祈禱、積極參與事奉;羣體方面則包括教會生活、真理的學習和彼此勸戒守望。
7. 驅鬼釋放(如發現邪靈壓製表現)
各類成癮的後果不容忽視,康貴華強調,幫助沉溺者是沒有捷徑的,因為心意更新成長是一個漸進過程,他們需要的是同行者。他又補充,若果沉溺者的情況已到不能控制的階段,則需要尋求專業的幫助。
陳鳳翔指出嚴重的會出現失眠、憂心、焦慮、強迫症等身心症,而且一定要到身心科或精神科醫院和診所求診。
對於上網沉溺,劉少銘建議教會可以以多元化的活動去吸引人放棄打機而去參與羣體生活,因為教會既被稱為「屬靈的家」,又常提醒教友信仰對家庭的幫助和鼓勵,所以更要凝聚起教會內家庭的力量,羣策羣力地建立起互助互勉的羣體。
(各專家教牧分享出自華福中心《教牧分享》2014年1月刊)
-
教會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難所:福音派領袖支持執法進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領袖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新政策。他強調:「教會是罪人的避難所,但不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庇護所。如果這些教堂收留了謀殺犯、強奸犯或其他非法進入美國的犯罪分子,那麼政府完全有權力進入並將他們帶走。」
-
約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讀經計劃開始了 如何把聖經故事運用於個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問約翰牧師》播客中,約翰·派博牧師探討瞭如何將聖經中的故事運用到個人生活中。
-
中國家庭教會接收奉獻遭「詐騙罪」指控 引發國內外聯合聲援
近年來,中國多地家庭教會因接收信徒奉獻被當局以「詐騙罪」名義進行刑事指控。臨汾聖約家園教會成為最新的目標。2024年年底,教會成員、法律界人士及部分北美基督徒領袖聯合發布聲明,表示反對以「詐騙罪」名義迫害教會,呼籲政府尊重宗教信仰自由,釋放被捕人員。
-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1月17日,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簡稱CCK/韓基總)發表聲明,對計劃於今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世界福音派聯盟(WEA)大會提出質疑。該聲明敦促即將承辦WEA2025大會的愛之教會(Sarang Church)將其對WEA的財務支持公開化,並要求負責籌備大會的關鍵人物——WEA副秘書長塞繆爾·蔣牧師(Rev. Samuel Chiang)辭職。
-
葛福臨再次擔任總統屬靈顧問 談特朗普移民政策如何體現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作為撒瑪利亞救援會和葛培理佈道協會的負責人,葛福臨牧師是特朗普總統的屬靈顧問之一。在近日的一次訪談中,葛福臨牧師談到了他對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期望、是否有意避免在宣誓時使用《聖經》、以及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如何體現他對全球教會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