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調查:9成青年願為港付出 共創經驗提高希望感

突破調查:9成青年願為港付出 共創經驗提高希望感
突破調查:9成青年願為港付出 共創經驗提高希望感

突破機構發佈「青少年自我身份建立與參與感」研究,發現94.1%受訪青少年「好鍾意呢個地方」,但無助感增加對自我身份困惑,71.6%成青年想為香港付出「但唔知可以點做」,共創經驗及參與感能提高他們的希望感,亦讓他們健康地發展自我。

研究調查於2022年10至12月期間,在港九新界街頭訪問10-29歲青少年,成功收回1094份有效問卷。受訪男性為44%、女性則為56%,平均年齡17.8歲。

9成青年願為香港付出

結果顯示,94.1%受訪青少年「好鍾意呢個地方」,90.7%想為這地及人付出,最常見的形式包括「做好自己」、「社區發展」和「社會服務」。然而,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感到無助,64.5%的青年認為面對現在的處境「唔知仲可以做咩」。

研究同時發現,青少年對自我感到迷惘:71.6%「你想為香港呢個地方付出,但唔知可以點做」、64%認為「今日唔知聽日事,好多嘢會隨時消失」。研究也指出,當青少年感到無助時,他們對自我身份的建立也會變得更加困惑。

另方面,研究指出參與感對身份建立至關重要。超過90%的受訪青年表示感受到「呢度既人當你係一份子」,且大多數參與過共創經驗。共創經驗是指與他人平等地一起共同創造,82.8%的青年表示「同其他人一齊諗辧法完成一件以為無可能完成既事」

研究發現,當青少年參與過共創經驗時,參與感會增強、希望感提升,進而有助於建立積極的身份認同。

共創經驗及參與感有助身份建立

突破機構事工研究及發展部研究幹事林俊杰認為,研究反映青少年大多對香港有感情,他們會按環境轉變而用不同形式為這地方付出;然而無力感使青少年困惑不知如何貢獻,對自我發展感到迷惘;因此,共創經驗及參與感能提升希望感,促進健康自我發展。

突破機構青年發展部團隊主管馮文傑表示,青年發展部因應青少年需要開展青年職志發展計劃,包括:「我知我咩料!」、「Trial and Error Lab」。計劃主要跟青年人探索初心,整理價值觀,回應社區關懷;透過創作實踐,清晰堅守相信與重視的價值,為香港社區付出;並且透過行動,重新發現自己的能力,重申自我身份及在城市中的定位。

  •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City Director 白金銘(Jimmy Pak)2000年設立一家IT和商業顧問公司,5年前與職場學院(IMT)的創辦人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phen)建立了香港職場轉化學院。他在會上說,基督教信仰的企業家和社會業界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包括廢除奴隸及讓小兒麻痺症消失。他相信基督徒聚在一起發揮影響力時能解決社會一些深層的問題。

  • 好萊塢明星分享洛杉磯大火動態 表示「我們信靠上帝」

    好萊塢明星克裡斯·帕拉特(Chris Pratt)在洛杉磯附近的野火發生後首次回到家中,並於1月22日更新了災後動態。這位直言不諱的基督徒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視頻,感謝大家的禱告和支持。他表示,盡管損失慘重,但「我們堅韌,並且信靠上帝,把這一切視為一種祝福。」

  • 帶著「重刑犯身分」就職的總統 

    川普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被判重罪,帶著「重罪犯烙印」上任的總統。「愛與衝突和睦事工」會長劉哲沛律師從法律和信仰的視角,將川普的經歷與保羅在捆鎖中的福音見證相聯系,強調悔改、更新和恩典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意義。他也指出,無論世人的身份如何,每個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穌基督而被赦罪,成為神的兒女,獲得真正的自由與盼望。

  • 教會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難所:福音派領袖支持執法進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領袖託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新政策。他強調:「教會是罪人的避難所,但不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庇護所。如果這些教堂收留了謀殺犯、強奸犯或其他非法進入美國的犯罪分子,那麼政府完全有權力進入並將他們帶走。」

  • 約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讀經計劃開始了 如何把聖經故事運用於個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問約翰牧師》播客中,約翰·派博牧師探討瞭如何將聖經中的故事運用到個人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