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福音派收养机构继续关注中国收养问题

期待特朗普政府藉外交努力与中国政府对话

自2024年8月中国终止跨国收养项目以来,近300个美国家庭陷入困境。美国福音派收养机构"生命线儿童服务机构"(Lifeline Children‘s Service)表示,会继续向特朗普政府寻求解决方案(拜登政府在最后几个月对此问题没有任何推进),期待其通过外交渠道对这一问题提供进展。

Lauren Smith
劳伦和哈里森·史密斯(Lauren and Harrison Smith)与他们的三个女儿及一名在国内收养的儿子。像史密斯家庭这样已接近完成收养程序、又因中国终止跨国收养而被迫中断的有300个家庭。

一场跨越十年的收养旅程

2011年2月,当劳伦·琼斯(Lauren Jones)和哈里森·史密斯(Harrison Smith)还是国际学生时,他们在泰国的一片海滩上谈论起未来的家庭计划。两人发现,他们都渴望有一天能从中国收养一个孩子。对劳伦来说,未来的丈夫是否愿意一起实现这一梦想,甚至是决定婚姻的重要因素。

2012年夏天,两人喜结连理,随后在阿拉巴马州塞尔玛(Selma, Ala.)定居,从事福音事工。他们的家庭在祷告和筹备中度过了五年,希望能将一名中国孤儿接回家。然而,2024年8月,中国政府宣布永久终止跨国收养项目,他们的梦想戛然而止。

自2019年11月1日起,史密斯夫妇一直为他们的收养之路祷告,并精心计划,希望最终能接何浩然(He Hao Ran)回家,让他成为他们的儿子。

收养之路的艰难等待

"2019年9月,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我们儿子的档案,并获得了收养他的初步批准。"劳伦回忆道,"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我们第一次通过中国的联络人,向孤儿院寄出包裹。我们的女儿们亲手绘制了画作,寄去了她们最喜欢的零食、一些自己的玩具,还给他买了一辆新玩具卡车。"

然而,等待的时间远比他们预期的更长。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中国暂停了跨国收养项目。他们做好了长期等待的准备。然而,2024年9月,中国政府正式宣布终止跨国收养,使他们的希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和不确定中。

"这五年来,我们始终怀抱希望,相信上帝会为我们开路,让我们把儿子带回家。"劳伦表示,"我们经历了无数挑战,承受了许多困难,但《罗马书》8章28节的真理成为我们坚守的信念——相信上帝正在按照祂的美意塑造我们的收养旅程。"

"我们已经搬了五次家,其中一次是在土耳其,而每一次,我们都会为贝拿雅准备房间,精心布置,希望他随时都能回到我们身边。"

但随著中国政府正式终止跨国收养,并且迟迟未有进一步的消息,他们的希望也逐渐变得渺茫。

"然而,我们决定再等一段时间,继续祷告。如果这是上帝的计划,祂必定会为我们开路。"

近300个美国家庭陷入困境

史密斯夫妇并不是唯一面临这种情况的家庭。据统计,在中国终止跨国收养项目之前,已有近300个美国家庭进入了收养的最后阶段。

前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曾向中国政府施压,希望让这些家庭能够完成收养流程。然而,随著美国政权更迭,一些家庭将新的希望寄托在特朗普政府身上,期待新的外交努力能够帮助他们带回孩子。

生命线儿童服务机构的努力

生命线儿童服务机构(Lifeline Children’s Services)位于阿拉巴马州伯明翰(Birmingham, Ala.),是美国最大的福音派收养机构。该机构负责处理史密斯夫妇以及47个其他受影响家庭的收养流程。然而,生命线的国际收养高级主任卡拉·斯拉舍(Karla Thrasher)表示,在中国终止收养项目后,拜登政府的最后几个月并未对这一问题提供任何更新或进展。

"我们希望有新的领导人愿意接手这个问题。"斯拉舍表示,"我们理解中国的政策变更,也知道未来不会有新的跨国收养案例。但我们仍然期望,那些在暂停收养之前已进入流程的300个家庭,能够被允许完成收养。"

生命线机构计划与华盛顿的中国大使馆以及美国国务院的高级官员展开对话,希望特朗普政府通过外交努力与中国政府对话,为这些家庭争取完成收养的机会。

据生命线提供的信息,中国政府在终止跨国收养后,似乎仍然允许部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收养案例得以完成。但截至目前,这些国家的正式收养情况并未被官方证实。

信仰下的坚持与挣扎

史密斯夫妇已经在贝拿雅的收养过程中投入了大约4万美元。但比起经济损失,更让他们心痛的是,这个他们深爱的孩子可能无法再回到他们的家中。

"作为父亲,我很难用‘流产’来形容这次收养失败的痛苦,但某种程度上,它确实有些相似。"哈里森表示,"然而,也许更痛苦的是,这就像我们经历了长达四年半的‘怀胎九月’,却最终失去了这个孩子。"

"流产的婴儿,如今已经在天堂与耶稣同在。"他继续说道,"但我们的‘未竟收养’意味著,一个小男孩可能永远无法拥有家,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机会听闻福音。"

新的家庭成员与新的希望

虽然他们尚未能够接回贝拿雅,但史密斯一家迎来了另一位新的家庭成员——奥吉(Auggie)。

奥吉原本也是一名中国孤儿,他于2024年1月被一户美国家庭收养,但最终未能在那个家庭中安定下来。史密斯夫妇目前正在通过生命线机构,正式收养这位10岁的男孩。

自2024年11月起,奥吉一直住在史密斯家,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第一个圣诞节。他甚至在基石长老会(Cornerstone Presbyterian Church)的圣诞戏剧中扮演了一只骆驼,为家庭增添了欢乐。

"每次看到奥吉,我都感受到上帝的良善,祂竟然将这个孩子带到了我们的身边。"劳伦感慨道。然而,她也表示,奥吉在信仰上的成长,让他们更加意识到贝拿雅错失的机会。

无论结果如何,史密斯一家仍然会继续为贝拿雅祷告,并对生命线儿童服务机构表达由衷的感谢。

"生命线"福音收养机构未来在中国的计划

面对中国政府的政策变化,生命线正在研究其他方式,以继续支持中国的孤儿。

"我们在思考,如何影响那些留在中国、无法被收养的孩子的生活。"斯拉舍表示,"我们正在探索医疗服务、心理治疗、孤儿院员工培训等方向,希望能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好的未来。"

在2019年之前,生命线曾在中国培训社会工作者,并在其他国家为孤儿提供生活技能培训,以帮助他们适应成年后的生活。

"我们有许多想法,正在寻找重返中国的方法,希望能再次亲身参与到这些孩子的生活中,为他们带去改变。"斯拉舍说。(资料来源:Baptist Press)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