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援引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消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北京教區將僱傭外籍神甫,為海外前來觀看奧運的遊客們提供外語彌撒。
天主教愛國會北京教區外事辦工作人員,同時也是北京天主教南堂的修女的於淑琴週二宣佈説,北京主要的天主教堂將增加法語、意大利語和德語的彌撒。她説:「儘管中國牧師可以説多種語言,但外籍神甫有可能在奧運期間用外語主持彌撒。」
此外,新華社還報導説,於淑琴與另外16名教友屆時將到奧運村天主教堂擔任那裡的天主教神職人員。於淑琴説,中國天主教派出的17名神職人員包括6名神甫、6名修生和5名修女。他們將在奧運期間在奧運村的小教堂裡做彌撒和懺悔等聖事。
據介紹,這6名神甫都有外國留學的經歷,會説英、法、韓、意等多種語言,於淑琴自己則會説意大利語。他們都接受過國家民委和宗教局組織的外事禮儀、宗教禮儀和中西方文化等培訓。
在奧運村設立宗教中心是國際慣例。世界幾大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猶太教和印度教都在北京奧運村的宗教中心設立了禮拜室,並且屆時都會派出相應的團隊提供宗教服務。
中國基督教會也將印刷10萬本封面印有奧運標識的《聖經》和《新約》,其中一部分已經被交付到北京和其他幾個奧運會協辦城市的奧運村和教堂,免費贈送給運動員和遊客。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秘書長徐曉鴻説,奧運會期間,中國基督教會也派遣了16名由牧師和神學院學生組成的團隊在奧運村宗教中心服務,服務內容包括舉行日常的宗教儀式,為外國信徒帶路去北京市內的禮拜堂和進行簡單的翻譯等。
「一些運動員和遊客會自帶聖經,但肯定很多人不會帶著自己的聖經來中國。我們印刷這些聖經,可以給他們提供方便。外國朋友也可以把印有奧運標誌的聖經留做紀念。」徐曉鴻説,「希望我們的服務會讓外國信徒親自見證上帝對中國的福祉。」
北京奧組委去年曾表示,奧運村禁止攜帶「任何用於宗教和政治活動的手冊或材料」的禁令將不包括《聖經》。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