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雇佣外籍神甫为奥运游客提供多种外语弥撒

基督教等几大宗教届时都将派出宗教服务团队
路透社援引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消息,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北京教区将雇佣外籍神甫,为海外前来观看奥运的游客们提供外语弥撒。

天主教爱国会北京教区外事办工作人员,同时也是北京天主教南堂的修女的于淑琴周二宣布说,北京主要的天主教堂将增加法语、意大利语和德语的弥撒。她说:"尽管中国牧师可以说多种语言,但外籍神甫有可能在奥运期间用外语主持弥撒。"

此外,新华社还报导说,于淑琴与另外16名教友届时将到奥运村天主教堂担任那里的天主教神职人员。于淑琴说,中国天主教派出的17名神职人员包括6名神甫、6名修生和5名修女。他们将在奥运期间在奥运村的小教堂里做弥撒和忏悔等圣事。

据介绍,这6名神甫都有外国留学的经历,会说英、法、韩、意等多种语言,于淑琴自己则会说意大利语。他们都接受过国家民委和宗教局组织的外事礼仪、宗教礼仪和中西方文化等培训。

在奥运村设立宗教中心是国际惯例。世界几大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和印度教都在北京奥运村的宗教中心设立了礼拜室,并且届时都会派出相应的团队提供宗教服务。

中国基督教会也将印刷10万本封面印有奥运标识的《圣经》和《新约》,其中一部分已经被交付到北京和其他几个奥运会协办城市的奥运村和教堂,免费赠送给运动员和游客。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徐晓鸿说,奥运会期间,中国基督教会也派遣了16名由牧师和神学院学生组成的团队在奥运村宗教中心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举行日常的宗教仪式,为外国信徒带路去北京市内的礼拜堂和进行简单的翻译等。

"一些运动员和游客会自带圣经,但肯定很多人不会带著自己的圣经来中国。我们印刷这些圣经,可以给他们提供方便。外国朋友也可以把印有奥运标志的圣经留做纪念。"徐晓鸿说,"希望我们的服务会让外国信徒亲自见证上帝对中国的福祉。"

北京奥组委去年曾表示,奥运村禁止携带"任何用于宗教和政治活动的手册或材料"的禁令将不包括《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