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嶺大火倖存 張潤衡激勵粉塵爆炸傷者:你會康復的!

台灣八仙樂園「彩色派對」粉塵爆炸造成近500人受傷,1名年輕女孩死亡。

當時在「Color Play Asia彩色派對」現場人數約一千人,事發時他們正隨著音樂擺動身體,彩色粉塵噴灑。突然舞台西側燃燒起火,多處發生塵爆,舞池頓成一片火海,正在狂歡的人羣爭相走避,仿似人間地獄。

燒燙傷者眾,連夜被送往醫院救治,但對於不少傷勢嚴重者來説,康復之路可能以十年計。21年前在香港經歷八仙嶺山火的張潤衡在事件後,決定前往台灣為傷者和家屬作出心理支援。

遇上八仙嶺山火時他才是12歲的初中生,當時消防員花上40小時的時間才把火救熄,災難時有十多名正在遠足的師生走避不及,造成3位學生2名老師死亡,15名學生受傷。身為基督徒的張潤衡多次在不同場閤中敍述他的經歷:

事發時一片混亂,衡仔在老師的指導下,知道只要奔上一座距離一個足球場直徑這麼遠的小山峯即可安全逃生。這座小山峯既不遠又不斜,當時體力良好的衡仔一下子就爬了上去。怎料不幸的事發生了,就在衡仔踏上小山峯的最後一步,他就從那裡失足墮下來,大約有六層樓這麼高。

「我當時很害怕……我知道兩秒之後自己就會死。兩秒之後,我沒有跌死,我卻墮進了一堆火之中。我當時想,也許我就會活生生被燒死。」衡仔親自憶述這令人驚心動魄的經歷,當時他滿天星斗,沒有力量再爬上山了。

「我只有12歲,我還不想死呢!我很想救自己,但是我沒有辦法。我聽到周圍有一些同學在大喊『救命呀』、『爸爸、媽媽』,又有誰會聽到呢?我很害怕,不斷想自己可以怎樣做……突然有一句話出現在我的腦海中,這句話是我在小時候就聽過的——馬太福音7章7-8節『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衡仔説。「這句話是誰説的呢?這句話不是哪位你在街頭遇見的陌生人所説的。約翰福音3章16節,『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這句話是那位愛我們的神説的。」

「當時我只剩下一口氣,我知道自己下一秒就會死了。我就大聲叫『主耶穌,救我吧!我不想死!』」最後,主耶穌的確拯救了衡仔。但是他身上6、7成皮膚已嚴重燒傷,昏迷三個月,面容幾乎全毀,視力和聽力嚴重受損,更失去了8根指頭。

康復的經過相當不易。當時他全身被纏著繃帶猶如一具木乃伊。他每天都要換上新的繃帶以免傷口受感染發炎,拆繃帶時,繃帶連著皮滲著血,令他痛不欲生。躺在病牀每天他禱告至少半個小時,但禱告卻不是祈求,卻是充滿髒話和咒詛:「用盡我一生所學過最狠毒的粗話來辱罵神。我知道祂是存在的,但是為什麼是我呢?我9歲就信主,我有去教會,我有讀聖經,我有奉獻……為什麼祂要燒我,不燒其他的人呢?但是每次到了最後,我還是祈求『主啊,你救我吧,我很痛啊!求你移開我的痛楚,求你醫治我!』」

雖然是這樣,但慈愛的仍然拯救和醫治了他。上百次的植皮手術後,他的身體狀況穩定下來。他不單學會堅強,更慢慢對上帝感恩更多、祈求更多,深深明白是神令他再生。

在信仰的助力下,2008年他在三籓市州立大學取得心理學學士學位、2009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再生會的「2009年度十大再生勇士」、2010年獲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碩士學位,同年獲委任為首屆「香港精神大使」。2010年他更和漂亮的太太Rainbow共諧連理,兒子現已2歲。

他愛以以馬太福音7章7-8節及約翰福音3章16節的應許來鼓勵大家,對每一位説神愛「世人」,「世人」是指所有人——無論你是天才、蠢材、俊男美女、富有的、貧窮的,或者像他一樣曾經被人看為「垃圾」又殘廢的人,神仍然不變地愛你。「當日我大叫『主啊,救我!』。他不但拯救了我肉身的生命,還拯救了我屬靈的生命,使我的生命不再一樣,今日再也沒有人敢叫我是『垃圾』了。」

經歷過山火的大患難,現職心理治療師的張潤衡估計今次八仙樂園的傷者可能要逾兩年時間才能復原。他認為家人支持是最重要的,除了每天要悉心護理皮膚傷口外,傷者更容易因身心創傷而脾氣暴躁。他鼓勵八仙樂園的受傷者:「疼痛是會過去的,傷口亦會癒合,只要堅強地接受治療,你會康復的。」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