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台北研经培灵会10月5日展开,主题为"教会的觉醒与重整",林鸿信教授在培灵会引用鲁益师《开往天堂的巴士》与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呼吁基督徒过著在地若天的生活预备迎上天堂,并提出社会与教会四大危机的观察。
地上行神旨意 为"移民"天堂作准备
台湾神学研究学院系统神学教授林鸿信在晚间培灵会讲道,主题为"上帝国的福音",提到基督徒的生命状态必须不断作出抉择,从生前延续到死后。基督徒的生命若然与信仰脱节,习惯地到教会崇拜,然后忙于世界的事情,炒股票房地产,就必须留意调整生命,过著上帝喜欢的生活方式,为"移民"过去天堂作准备。
他引用英国文学家鲁益师(C. S. Lewis)《开往天堂的巴士》一书,呈现出天堂或地狱截然不同的情境。基督徒在地上所做的抉择,将会成为一种习性,从而抉择怎么样的生活型态靠近天堂。
林鸿信表示,基督徒在地上当反思向往上帝的国,以上帝的价值判断所作一切,还是向往世界的价值观,过自己喜悦的生活方式?因为生前跟死后只是一条界线,而且是连续不断的,"在今生的抉择里面,如果所做都是比较远离上帝,可以想像将来到了天堂,你会适应不良。"
基督徒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按著神的旨意而行,将来回到天家在神主权充满之处,必感到无限的喜乐和满足。
他引用奥古斯丁所说:"基督徒应该享受上帝,使用世界"(enjoy God, use the world),可惜今天大部分的人使用上帝,享受世界。奥古斯丁名著《上帝之城》指,地上之城与上帝之城代表人类历史两条轴线:地上之城以人为中心,上帝之城则以上帝为中心。
两座城出自两种爱:地上之城来自"爱自己",延伸至轻视上帝;上帝之城出自"爱上帝",延伸至看轻自己。
社会与教会四大危机
林鸿信从《上帝之城》观察到现今社会与教会出现四大危机:
危机一,《上帝之城》是起源于处处危机时代的神学反思,不只为基督教信仰辩护,而且探讨基督徒在地上生活,如何心存天上盼望而坚持上帝国价值观,今日教会亦来到类似的处境。
危机二,地上之城需要生育繁衍,而天上之城则需重生转化,这意味著基督徒的生命需要被改变,今日教会的重要职责是认真教导信徒追求信仰价值观。
危机三,生活21世纪的地上之城里,今日教会忙著各种活动时,需要反思这些活动与"愿祢的国降临"有甚么关系。
危机四,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为信仰辩护并探讨上帝国价值观,今日教会同样处于危机时代也需预备,以真理、认识深度的信仰来回应。
2021台北研经培灵会于10月5日至7日一连三天在线举行,主题为"教会的重整与觉醒",邀请程玲老师主讲新约、吴荣滁牧师主讲旧约、林鸿信教授主讲培灵、谭国才牧师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