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分離」在今天加拿大的意義

教會拒絕被政府控制,獨立、自主地,成爲社會的良心,按照神的真理去發聲發光。
soc_20060615_drchan.
陳孟賢博士在演講中指出「政教分離」在今天加拿大的意義。(圖:社關團契)
上月舉行的「加拿大往哪裡去?」的講座,華福加拿大聯區主辦的《加國華人教會》總編輯陳孟賢博士在本拿比華人宣道會演講,釐清外界對「政教分離」的誤解,指出政教分離在當今加拿大的意義。聚會由基督教社會關懷團契聯合多個基督教組織舉行。

陳博士回顧了政教關係的歷史發展,指出「政教分離」的觀念形成的背景,是因爲羅馬天主教一千年來的「政教合一」模式,使教廷權力太大,以至產生腐化和墮落,殘害社會和教會,於是產生了「政教分離」觀念。

今天的加拿大應該如何看「政教分離」的關係?陳博士指出:過去是教權權利太大,但是現在是教會的影響力太小,教會被邊緣化。「政教分離」的真正意義,並非教會或者基督徒不需要在公衆事務上發揮意見和立場,正確的解釋是:教會拒絕被政府控制,更加地獨立、自主地,教會成爲社會的良心,按照神的真理去發聲發光。

所以當社會面對重大問題的時候,基督徒要站出來表達關懷,積極去回應,與社羣同行。

華人基督徒羣體力量潛力大

陳博士指出回應社會關懷,需要以基督徒羣體去回應。因爲釵h時候社會上的問題,是由一些集團或者羣體製造出來的,基督徒以個別人的身份去與力量強大的集團去角力的時候不適當,要以羣體的力量回應,從而影響社會。

他並指出,從華人教會的發起集體行動強烈反對政府更改傳統婚姻定義的一事看到,華人教會羣體有很大的羣衆動員力。在大選之後華人教會有了一個良好的嶄新形象:華人教會團結,動員力大,他們有強烈的意願去提升社區的道德標準。現在連主流教會也看到華人教會的力量,也期待華人羣體能社會關懷和文化事業做出見證。

陳博士並引用一個例子説明華人教會的團體影響社會文化的一個例子。幾個星期前,加東教會與加東多倫多最大的社區的文化中心合辦了一個「孫中山永恆的回響紀念」展覽和活動。這個聚會在由華人教會主導,在社會上得到好的回響。可見基督教會是能夠作爲主導地在社會上表達基督教的信息,影響社區文化。

基督徒參政需要考慮的問題

陳博士提醒基督徒參政是基督徒社會關懷裏一個複雜的環節,需要思考的問題很多。他分享到自己在編輯一期「社會關懷見證」文章時候思考過的問題。

對於教會羣體本身,需要考慮教會羣體中對同一個問題也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如何向教會的人解釋?基督徒關心社會和抗衡文化時候,面對最大的困難和障礙是什麽?如何防止形成改善社會就是福音的觀點的「社會福音」或者其它一些錯誤的看法?基督徒參與社會時候會遇到什麽引誘?比如有權利、名譽、利益的引誘,應該如何防範?

面對非基督徒羣體的時候,又要考慮到非基督徒對我們基督徒的信仰的印象如何?比如比較保守的華人文化會否成爲華人基督徒關懷社會和文化的障礙?應該如何突破;如果我們參與社會和文化時候被批評要如何去處理?等等這些釵h領域需要細心思考。

當基督徒在神面前認定要承擔上帝所託付的文化使命的時候,我們如何推動?在今天的時代,華人基督徒參與社會,是否有優先次序?是否有加拿大特色的社會文化問題放在優先處理的位置?在關懷社會時候,華人基督徒所關心的議題是否與一般華人社區或者西人教會的不同?華人是否需要更多羣體的行動?當我們投入資源的時候,如何穩定和長期地支持和動員去打一個長期的仗?可以如何去與主流的教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