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看似恶人得胜义人受苦,公义何在?循道卫理联合教会退休牧师袁天佑,在网志上载讲章,用诗篇1篇拆解恶人与义人的行为及结局,深信耶稣救赎受苦的人。
恶人与义人行为对照
袁天佑以"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为题,谈论恶人与义人的行为和结局,他引用诗篇描述恶人有三个名词:恶人、罪人、傲慢人。恶人的行为是骄傲、狂妄,所用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包括用"诡诈"(箴言12:5);"偏离中道" (箴言2:15);"利用权势设计谋" ,争取更高的位置达到更多名望和利益(马太福音23:6)。
义人的行为,包括三种:不从、不站、不坐(弥迦书6:8),义人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看上帝心意而行,寻求与上帝建立关系,谦卑与上帝同行。
恶人与义人下场对照
现今世界看到很多义人受苦,恶人道路亨通,袁天佑指出,圣经给人应许和安慰,诗篇1篇1至6节说:"恶人并不是这样,乃像糠秕被风吹散。因此,当审判的时候恶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义人的会中也是如此。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恶人看似顺境但不是栽种在溪水旁,没有根基总有一天好似糠粃被风吹散。
至于义人,"他要像一棵树裁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义人像一颗树栽用溪水旁,凡事亨通事事顺利并不代表如意,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也不是每场战争都获胜,一切都是看上帝的应许,最终将以色列人带进迦南美地,实现祂的应许。
另方面,一颗树栽种在溪水旁也不代表不需日晒雨淋,同样在乎上帝的应许,一切困境只是当下的经历而已。
袁天佑表示,今天移居海外的港人为呼吸自由空气离乡背井,告别土生土长的地方和亲朋戚友,"人生无论顺境逆境都要以上帝的律法心意而活,才能得到真正的福乐。"
耶稣救赎受苦的人
他引用旧约圣经学者大卫逊(Robert Davidson)从十字架,以及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两句说话来理解诗篇1篇。在十字架上,耶稣大声喊著说:"父啊,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23:46)该段话引自诗篇31篇5节,诗篇指出耶和华乃信实的上帝,祂必救赎受苦的人,凭公义搭救行义的人。
耶稣又在十字架上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甚么离弃我?"(马太福音27:46;马可福音15:34)该段话引自诗篇22篇1节。大卫逊说:"在信仰的确据中,常有灵魂的黑夜。黑暗正是因为灵魂曾知道诗篇第1篇所确说的幸福之光,这幸福常常在看似黑暗之中被重新发现和确认的。"
袁天佑总结,诗人强调和提醒跟随上帝的人,要"不从、不站、不坐"他们的"计谋、道路、座位",并以该诗篇悼念刚离世的杨建强牧师。